第8章 树上开花——借势造血的奇兵策

* **重塑口碑(对外):** 转移公众视线,从与“快雨伞”的低价竞争泥潭中跳脱出来,树立联盟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赢得学生和校方的认可与好感。

* **潜在引流:** 通过环保积分和联动优惠,吸引新用户尝试联盟服务。

* **清理库存:** 处理掉积压的废弃物,腾出空间。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校园对公益的热情,赌的是媒体对“学生创业+环保”故事的兴趣,赌的是“树上开花”的虚势能转化为实际的关注度和凝聚力!

陈默没有犹豫的时间。他立刻召集了联盟核心小组线上会议(苏蔓抱病参加)。当他将这个大胆的计划和盘托出时,线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这…能行吗?搞这些花架子,能换来钱吗?”老王首先质疑,他最关心的是现金流。

“成本倒是不高…但万一搞砸了,不是更让人看笑话?”李老板也担忧。

“我觉得…可以试试!”刘强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的热血,“反正现在也没别的办法!搞点动静出来,总比憋屈死强!而且环保是好事,同学们肯定支持!”

苏蔓虽然声音虚弱,但态度坚决:“陈默,我支持!我们本来做的就是循环利用的事,只是以前没说出来!现在把它亮出来,堂堂正正!‘沁甜时光’全力配合,提供场地做展览义卖点!奶茶杯折扣活动立刻搞起来!”

陈默耐心解释:“王叔,李哥,这不是花架子!这是我们的‘势’!我们现在缺钱,但更缺人心,缺关注,缺一个让大家觉得我们‘不一样’的理由!‘快雨伞’有钱降价,但他们能搞这个吗?他们跟学生没这份感情!活动搞好了,校方认可了,同学支持了,我们联盟的牌子就立住了!牌子立住了,还怕以后没生意?而且,清理了这些垃圾,看着也舒心不是?”

最终,在苏蔓和刘强的支持下,加上陈默描绘的愿景,老王和李老板、张阿姨勉强同意一试。死马当活马医!

**第一步:火速串联,借势造势。**

陈默展现了惊人的行动力。

* **校内借势:** 他带着计划书,第一时间找到校学生会主席和环保社、艺术社的负责人。出乎意料地顺利!对方对这个由学生创业团队发起、结合环保与公益、并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创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认为很有意义和创新性,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学生会提供活动审批绿色通道和部分宣传资源;环保社负责组织志愿者和对接捐赠项目;艺术社则对“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摩拳擦掌!

* **物料准备:** 陈默和刘强等猎人,将仓库里的废旧物资分类整理,送到艺术社工作室。同时,赶制了简洁醒目的活动海报和宣传单页,核心口号:“让废弃重生,为环保加分!——智伞联盟‘绿色校园’公益行动”。

* **网点联动:** 苏蔓在病床上指挥店员,在“沁甜时光”腾出空间布置义卖展区,并推出“自带杯减2元”的环保活动。老王、李老板、张阿姨的店里也贴满活动海报,并设置旧伞回收点和旧书捐赠点(非教材)。

* **媒体铺垫:** 陈默撰写了新闻稿,重点突出“学生创业团队利用自身业务废弃物发起环保公益”、“艺术赋能,变废为宝”、“服务联动,倡导绿色生活”等亮点,通过学生会渠道发给校媒和本地几家关注青年创业、环保的媒体。

**第二步:活动引爆,花开有声。**

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筹备,“绿色校园,‘智’在循环”公益行动在师大校区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选在人流密集的食堂门口小广场。学生会和环保社搭建了简易展台。展台上,艺术系师生巧手制作的环保艺术品吸引了无数目光:用扭曲伞骨焊接成的抽象雕塑“风雨的印记”,用彩色破损伞面拼贴成的装饰画“破碎的彩虹”,用旧书页折叠成的千纸鹤风铃“知识的翅膀”…每一件作品旁边都标注着原材料来源和创作理念,触动着路过的学生。

旁边是义卖区,摆放着艺术衍生品(小书签、明信片)和整理好的旧书,价格低廉。另一侧是“智伞联盟”的服务展示和联动活动说明区,刘强等猎人穿着统一的志愿者马甲(用旧伞面改制),热情地讲解着“环保积分”规则。

小主,

学生会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了“智伞联盟”的环保理念和创新实践。环保社社长宣布了本次义卖捐赠的公益项目(资助山区小学图书角)。艺术社指导老师则现场点评了展品,称赞其创意和意义。

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被新颖的环保艺术品吸引,纷纷驻足拍照;不少人慷慨解囊购买义卖品,支持公益;更多学生涌向“智伞联盟”的展台,咨询如何参与旧伞回收、旧书捐赠换取服务优惠。图书馆便利店和“沁甜时光”的回收点也排起了小队。

校媒记者扛着摄像机穿梭采访。本地一家关注青年创业的公众号编辑也闻讯赶来,对陈默进行了专访。陈默抓住机会,没有过多渲染困境,而是着重讲述了“智伞”、“智书”项目在资源循环利用上的实践和初心,以及这次活动希望传递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