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开盖惊魂——质检铡刀与硅基之辩

王处长被这突然的举动弄得一愣,下意识地接住了那叠沉甸甸的纸。他低头扫了一眼,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各异的签名、手印、购买截图、甚至还有歪歪扭扭画的示意图。这份粗糙却无比真实的“草根证言”,带着千钧的重量,撞入了他的视线。

暗流交锋:质检报告与悬顶之剑

移动检测车内,气氛依旧凝重。初步的快检结果疑点重重,但技术团队的反驳和数据支撑也并非无理取闹。最关键的有毒物质指控,需要更精确的实验室分析,非现场可完成。 王处长回到车内,看着屏幕上那些草根用户自发提供的材料来源证据(虽然法律效力不足),又看了看老王塞给他的那叠充满恳切和信任的“万民书”,再结合技术团队在高压下依然保持逻辑清晰的自辩,他紧锁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处,所有现场可检项目已完毕。X-Ray和CSAM显示工艺瑕疵明显,但对方架构层面的容错设计解释有其合理性。TIM成分疑点需实验室确认。金线虚焊风险存在,但拉力数据支撑其暂时安全。是否…按程序封存所有可疑样品(包括那箱样片、部分原材料),等待实验室最终报告?同时责令企业暂停所有涉及可疑材料的生产活动?”副手低声请示。

这是最稳妥也最符合程序的方案。一旦样品送进国家级实验室,以那些替代材料的粗糙来源,最终结果凶多吉少。而“暂停生产活动”的行政命令,对“智伞”来说无异于死刑缓期执行。

王处长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目光扫过车窗外,仓库门口陈默紧绷而沉默的脸,赵工眼中燃烧的硅基圣火,方哲屏幕上跳动的架构数据流,还有警戒线外老王等驿站人群焦虑而期盼的眼神。他想起了张涛副行长那份关于社区贷数据“未篡改”的临时抽检报告(虽然未公开),想起了行业内关于“智伞”技术路线的某些争议性讨论。

最终,他拿起笔,在《现场检查笔录》上快速书写。落笔声在寂静的车厢内格外清晰。 “鉴于被检产品为工程验证片(EVT),非正式量产产品;企业提供了替代材料初步测试数据及有限溯源记录;其宣称的软件架构容错机制需进一步验证;部分关键指控(如TBT残留)需国家级实验室复检确认…本次飞行检查现场结论如下:”

他顿了顿,字斟句酌: “一、对封存样品(编号S001-S100)及部分原材料,予以扣押,送国家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检,重点检测TIM成分、金线键合强度及长期热稳定性。 二、在复检结论出具前,责令‘智伞’科技暂停使用所有来源不明、未经充分认证的替代材料进行任何形式的生产、封装活动。 三、要求‘智伞’科技于三日内,提交关于‘星火神经鞘’架构容错机制详细技术说明及仿真验证报告、替代材料完整测试报告(含长期可靠性加速测试计划)、以及所有材料来源的合法合规性证明(如无法提供,需说明原因及替代方案)。”

他将笔录递给副手:“按此执行。封样,贴封条。我们撤。” 没有更严厉的即时处罚,但也彻底封死了“智伞”短期内使用任何非正规材料进行封装测试的可能!而那箱承载着最后希望的一百颗样片,被贴上封条,如同人质般被带走。复检结果,将是一柄悬在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质检车辆呼啸而去,留下仓库前一片狼藉和死寂。技术团队看着空荡荡的样片放置区,如同被抽走了脊梁。暂停令如同一道冰冷的枷锁,锁住了他们试图用技术挣扎的最后路径。

陈默走到仓库门口,捡起地上被风吹落的一张纸。那是老王塞给王处长的“万民书”中的一页,上面是一个小学生歪歪扭扭的字迹和一幅画: “我爸爸的旧电脑挂了三天算力包!陈默叔叔加油!芯片一定行!”画上是一个歪歪扭扭的芯片,发射出许多小星星。

他攥紧了那张纸,指节发白。草根的信任如同星火,微弱却执着。但硅基圣殿的审判远未结束,资本的绞索已然收紧。样片被扣,材料被禁,技术自证的报告时限如同催命符。灰烬行者的前路,是更深的断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