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守旧贵族和既得利益者的担忧。

嬴政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这构想,确实宏大,将原本松散、甚至互有攻讦的百家学派,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使其各尽其用。

顾念一越说越兴奋:“陛下,如此一来,观书楼便有了源源不断的书籍来源!各学院可负责编撰、整理本学派的经典与最新研究成果,藏于观书楼。而学院本身,则成为培育人才之摇篮!”

她抛出了最关键的核心:“学子入学,可根据其兴趣、天赋,选择进入不同学院,专精一门学问。待其学业有成,朝廷便可设立相应的……嗯,‘毕业考核’!”她差点说出“考试”这个词。

“通过考核者,证明其已具备相应学识与能力。届时,朝廷便可依据其考核成绩与专长,量才录用,分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发光发亮!”

“比如,法学院优等生,可派往各地担任法吏;农学院佼佼者,可派往各郡县指导农事;工学院出色者,可入将作监或少府,钻研技术……这好比……好比朝廷开科取士,但取的不仅是文章诗赋之才,更是各类实用之专才!如此,我大秦何愁人才不济?各类事业何愁无人推动?”

她这里借鉴了科举制度和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理念,强调专业对口和能力导向。

嬴政眼中精光闪动。

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计划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一个打破世袭、军功等传统选官途径,培养和选拔各类专业人才的渠道!

这不仅能极大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技术实力,更能将天下英才的注意力,从单纯的仕途钻营,引导到具体的学问和实务上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思想引导。

然而,正如顾念一所料,她这个构想,绝不可能一帆风顺。

嬴政沉吟片刻,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吩咐道:“传李斯、扶苏、冯劫、洪栾前来议事。”

“诺!”

不多时,四人到来。行礼后,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顾念一那惊人的黑眼圈和她身旁案几上那厚厚一叠计划书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