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跟着哨兵走进根据地,直奔作坊而去。此时作坊里一片忙碌,李铮正蹲在机床旁,拿着卡尺测量一根刚加工好的枪管。看到周青进来,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老周,你可回来了!怎么样,渠道打通了吗?”
周青把油纸包递给李铮,打开后露出里面的特种钢材和铣刀:“打通了,不过情况不太好。能弄到的物资很少,每次只能小规模采购,而且价格特别贵,还得给伪军塞钱。”他顿了顿,又把王二柱的情况跟李铮说了一遍,“现在只能先从他手里弄点急需的物资,想大规模采购,恐怕很难。”
李铮拿起一根特种钢材,放在手里掂了掂,又用铣刀在钢材上划了一下,脸上露出惊喜:“这钢材不错,比我们现在用的好多了,要是能多弄点,就能生产出更耐用的枪管。铣刀也是好东西,之前的铣刀都快磨秃了,加工零件的精度越来越差。”
但很快,他的脸色又沉了下来:“不过风险太高了,要是线人暴露了,不仅这条渠道断了,线人的命也保不住。而且价格太贵,我们现在的经费有限,不能把钱都花在这上面。”
周青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觉得,以后采购要优先选最急需的物资,比如铜材、特种钢材这些我们自己弄不到的,像普通的钢材和工具,能从其他渠道弄就从其他渠道弄,尽量减少这条渠道的使用频率。”
小主,
李铮赞同地说:“没错。你跟线人说,下次优先弄铜材,我们现在子弹生产快断档了,铜材要是跟不上,子弹就没法生产了。还有,让他注意安全,要是有危险,就别勉强,物资的事我们再想办法。”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后续采购的细节,周青才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他又停下脚步,转身对李铮说:“对了,我回来的时候,在山道上看到了日军的侦察兵痕迹,好像是朝着破庙的方向去的。虽然我已经绕了路,但还是得提醒大家,最近要多加小心,别让日军发现我们的接头地点。”
李铮心里一紧:“我知道了。我会让哨兵加强警戒,再派几个人去山道上巡逻,一旦发现日军的侦察兵,立刻汇报。”
周青走后,李铮拿着特种钢材和铣刀,又回到了机床旁。他把特种钢材放在车床上,尝试着用新的铣刀加工了一下,发现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比之前高了不少,表面也更光滑。他心里暗暗盘算:这条渠道虽然风险高、成本大,但确实能弄到他们急需的物资,看来只能谨慎使用,优先采购最关键的物资,同时再想其他办法寻找新的渠道。
就在这时,负责生产子弹的陈婉儿匆匆跑了进来:“李同志,不好了!铜材快用完了,今天最多还能生产两百发子弹,再没有铜材,就只能停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