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秋收固本,西线转机

他随即下令:“子通,即以其使团规模,安排其入住城外新建的‘西夷馆’,依诸侯使节礼遇接待,供给无缺,但需派兵‘保护’,限制其随意走动。告知其使,本王将于三日后,在王府偏殿接见。勃兄,接待仪程、宴席安排,由你负责,务求隆重得体。玄业,”他转向儿子,“此次接见,你随为父一同出席。乌孙乃西域大国,其使者前来,意义重大。你需仔细观察其言行举止,学习如何与藩国使节交道,体会外交之奥妙。”

“儿臣明白!”李玄业心中一动,知道这又是父亲给自己的一次重要历练机会。

“此外,”李凌压低声音对公孙阙道,“加派精明细作,混入馆驿仆役之中,密切监听其使团内部交谈,尤其留意其对世子、对联盟、对匈奴的真实态度。所有接触,皆需记录在案。”

“臣明白!定让其无所遁形!”公孙阙领命而去。

九月十八,秋高气爽。靖王府偏殿张灯结彩,仪仗森严。李凌身着亲王常服,端坐主位,不怒自威。世子李玄业身着世子朝服,坐于李凌左下首,神情庄重。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赵破奴等重臣分列两侧。

“宣乌孙特使觐见!”司仪官高唱。

殿门开处,在礼官引导下,乌孙特使埃米尔一行脱靴解刀后,步入殿中。为首的埃米尔年约三十,身材魁梧,高鼻深目,髡发胡服,虽依礼躬身,但眉宇间带着草原民族的彪悍之气。其随从亦皆精壮,手捧礼盒。

“乌孙王子军须靡麾下特使埃米尔,参见大汉靖王殿下!参见世子殿下!”埃米尔右手抚胸,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高声说道,声音洪亮。

“贵使远来辛苦,看座。”李凌声音平和,抬手示意。

“谢王爷!”埃米尔与副使在准备好的毡垫上跪坐。随后,他呈上国书与礼单,由通译转述。内容果如公孙阙所报,极尽恭维,表达结盟抗胡的强烈愿望,并再次提及“愿效仿上古,永结姻亲之好”。

李凌接过国书,略览一过,淡然道:“军须靡王子深明大义,愿归附王化,共御强胡,本王心甚慰之。所赠厚礼,本王收下,回赐之物,稍后奉上。然,结盟之事,关乎两国邦交,需从长计议。尤其姻亲之约,乃百年之好,更需慎重,需合礼法,需禀明天子。贵使可先在馆驿安心歇息,容本王与僚属细细商议,再行答复。”

埃米尔似乎对“需禀明天子”略有迟疑,但仍恭敬道:“王爷所言极是。外臣此行,奉我主之命,一为表达诚意,二亦盼能得王爷明确答复,以便我主早定抗胡大计。匈奴暴虐,我乌孙百姓翘首以盼王师啊!”

李凌微微一笑:“匈奴乃你我共敌,其暴行,本王亦深恨之。然,用兵之道,贵在时机。请贵使转告军须靡王子,但使其能稳固根本,整军经武,我北地自会在其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之助。至于具体如何协作,可容日后细商。”

接见仪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李凌始终把握着节奏,既表达了善意,又未做任何具体承诺,尤其是对姻亲之事,以“需合礼法,禀明天子”为由,巧妙地予以搁置。李玄业在一旁静观,见父亲应对得体,不卑不亢,既维护了天朝上国的尊严,又为后续谈判留下了充足空间,心中暗暗佩服。

接见结束后,李凌留下核心僚属与世子,商议对策。

“王爷,”周勃道,“观此使,军须靡结盟之心甚切,然亦隐有借我之势,稳固其位之意。其提及‘王师’,似有引我直接出兵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