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上午,他先与区长李卫国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沟通。
李卫国听完陈临海的初步构想,沉吟了许久,脸上写满了担忧。“临海啊,你的这个想法,很有魄力,也确实是看到了我们区的痛点。”他习惯性地用手指敲着椅子扶手,“但是,难度太大了。别的先不说,钱从哪里来?这么大的投入,我们区里这点家底,根本不够看。还有,土地、规划、拆迁……哪一样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容易激起矛盾啊。”
陈临海早有准备,他沉稳地回应:“区长,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我们敢于破局。资金问题,我们可以探索市场化运作,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未必全部要区财政投入。至于其他问题,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一步一步来,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关键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困难,就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东河区的经济继续沉沦下去。”
李卫国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他依然下不了决心。
陈临海又将目光投向一旁的纪委书记赵永刚:“永刚书记,您看呢?”
赵永刚依旧言简意赅,但态度明确:“发展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这个方向我认为是对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纪律红线必须守住,尤其是在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方面,要提前做好风险防控,确保项目能成为发展工程,而不是腐败工程。”他的支持,带着纪检干部特有的冷静和警示。
有了赵永刚的原则性支持,李卫国的态度稍微松动了一些:“这样吧,临海,你再深入调研一下,特别是去实地看看,听听商户和群众的真实想法。然后……可以在政府党组会上先提出来,大家议一议。”
这已经算是向前迈进了一小步。陈临海知道,真正的阻力,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