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期基地验收

“沈渊,当前传送装置的运输效率已经挺高啦。

不过,要是优化下运输路径,再调整调整机械工蚁的协作模式,预估能再提升20%的效率哦。”

在完成全面检查且确认无异常后,沈渊步入生产区的大型生产制造中心。

如今这里已非昔日仅有寥寥数台小型生产设备的模样,各类先进生产设备鳞次栉比。

其中,大型量子纳米精密制造生产线多达10条,与早期的小型版本不可同日而语。

大型光量子芯片生产线有3条,大型金属3D快速打印装置10座。

大型能量电池生产线5条,可生产4级以下能量电池(3级为5厘米能量晶体,4级为10厘米能量晶体)。

大型机械工蚁组装生产线10条,单条生产线日产1440台机械工蚁。

10条生产线日产能达台,产能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整个基地的机械工蚁规模已超18万。

此外,中心内还配备诸多不同规格的多功能机械臂及其他生产线,在此不逐一赘述。

沈渊径直走向一台正在作业的机械臂,仔细观察其关节部位。

通过触摸感知运转时的震动,并俯身查看机械臂底部的驱动装置,触摸装置外壳以检测温度。

随后,他沿生产线依次前行,逐一审视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

其间,他不时驻足,借助终端与操作设备的机械工蚁交互,下达简洁指令,以保障生产流程高效、顺畅运行。

接着沈渊驾驶飞行器来到大型精炼中心。

精炼中心内,高温熔炉散发着刺目光芒,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原材料需求,星海基于现有技术,相继设计生产并投入使用了中型与大型元素熔炉合成装置。

目前,大型精炼中心配备有10台大型、30台中型号元素熔炉合成设备,以及100台小型装置。

小型装置因具备便携性优势,可灵活部署于挖掘及施工场地,用于现场熔炼并生产建设材料。

正是这些熔炉设备的高效运转,确保了整个基地的大规模建设与持续生产需求得以满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渊走到一座大型元素熔炉旁,转动温度控制装置的调节阀门,眼睛注视着温度显示屏,确保温度在合适范围。

接着,他沿着熔炉的燃材料供应管道,仔细检查管道连接处,查看是否有泄漏迹象。

“星海,精炼中心现在还需不需要加熔炉设备呀?”

沈渊清楚,精炼中心产能够不够,对基地能不能飞速发展可太关键了。

星海回复:“沈渊,精炼中心目前的产能,应付各类高端科研和生产需求,完全不在话下。

之前那个小矿脉已经挖完了,不过咱运气不错,后面陆续又发现了好几处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