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早已等候多时,见二人前来,尤其是吕布脸上那股压抑不住的杀机和兴奋,心中了然。
又是一通演戏,最终刘骏以,“你我翁婿,我若出事,你亦必死”为由说服王允。
密室之中,烛火通明。
王允假意入宫后返回,取出早已备好的天子血诏。当即声泪俱下,控诉董卓罪状。
吕布见状,更是坚信自己乃是“奉诏讨贼”,正义在手。
小主,
三人一拍即合,细细密谋。
几人决定利用董卓接到“禅让”诏书,得意忘形,从郿坞返回长安皇宫接受禅让之时,于北掖门内设伏,骤起发难。
计策定下,吕布自去联络他的心腹将领张辽、高顺等,暗中准备。
王允则负责利用职权,调度宫门禁卫,安排伏兵。
刘骏的任务,则是利用随时跟随董卓的便利,最后确认董卓入宫的具体时间和路线。
一张诛杀国贼的天罗地网,在长安城悄无声息地织就。
风暴,即将来临。
一日,在刘骏引导下,董卓又问及天命。
刘骏肃然道:“太师,天命幽微,然亦有迹可循。或示于梦,或显于异。太师近日可曾见异常之事?或于府中,或于路途?”
董卓凝神思索,转了转眼珠子,突然一拍大腿:
“前日午后小憩,朦胧间吾似见一金甲神人,手持玉册,言‘代汉者……’,后几字却模糊不清。先生,此莫非是天兆?”
刘骏心中暗笑,面上却大惊,立刻起身整理衣冠,对空拜了三拜:
“恭喜太师!贺喜太师!此乃上天明示!‘代汉者’之后,必是太师尊讳!此梦非同小可,乃上帝传檄也!”
董卓喜得抓耳挠腮,却又患得患失:“果真?然陛下虽暗弱,终是天子,这代汉之事……”
刘骏趁热打铁:“太师,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昔尧禅舜,舜禅禹,岂非美德?此正合天道循环!太师若仍有疑,何不设坛告天,以问最终吉凶?小子愿再耗元气,为太师沟通天人,求一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