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市的茶寮酒肆,永远是流言蜚语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几日之间,一种诡异而引人遐思的传闻,如同春日里无声无息的柳絮,悄然飘散在坊间巷陌。
“听说了吗?城西头那个砍柴的王老五,前几日在骊山北麓撞了大运!” 一个穿着粗布短褐的汉子,呷了一口浊酒,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伙伴说道。
“王老五?那个穷得叮当响,老娘卧病在床的那个?”
同伴显然不信,“他能撞什么大运?捡到只死兔子?”
“嘿!死兔子?”
汉子一拍大腿,眼睛瞪得溜圆,“比死兔子强千万倍!他在山里迷了路,困在一个破旧的神祠里过夜,结果你猜怎么着?梦里有个金光闪闪的神仙,自称‘五通神’,说他心诚,要赐他一场富贵!”
“五通神?没听说过啊……”
“以前香火是不旺,可灵验啊!”
汉子唾沫横飞,“那王老五按照神谕,第二天在他家后院那棵老槐树下挖,你猜挖出了什么?——整整一坛子前朝的半两钱!虽然旧了点,那也能换粮换布啊!够他给他老娘瞧病,还能翻修下他那快塌了的破屋子!”
同桌几人听得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类似的对话,在咸阳城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细节愈发丰富离奇。
“不止呢!南门那个卖炊饼的刘大脚,他家婆娘嫁过来十几年都没开怀,前阵子去五通神祠拜了拜,捐了仅有的几个铜子,回去没多久就怀上了!昨天刚诊出来的喜脉!”
“真的假的?这么神?”
“千真万确!刘大脚高兴得见人就发炊饼,说是神恩浩荡!”
“还有东市那个张寡妇,孤儿寡母的,前几日祭拜后,竟在她那漏雨的灶台底下,摸出几块品相极好的玉佩!说是她死鬼丈夫早年藏的,她愣是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