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何将具体的律法条文,‘刻录’进机关核心,使其能够识别、响应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执行?这涉及到信息存储与规则判定,或许可以借鉴‘编码’的理念。
第三,所谓的‘法域’效果如何实现?是声波?光影?还是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能量场?”
张苍听着她一连串的专业问题,非但没有觉得棘手,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这正是他需要墨荆的原因。
“材料方面,” 张苍沉吟道,“法碑本身采用的是一种蕴含灵性的青金石,我们可以尝试寻找类似,或者更具导能特性的材料。至于律法刻录与规则判定……”
他走到案几旁,拿起一支炭笔,在旁边空白的帛布上快速书写起来:“或许可以这样,我们不直接存储庞杂的律法全文,而是提取其最核心的‘原则’与‘精神’,比如‘公正’、‘证据’、‘程序’、‘惩恶’等,将其转化为一种特殊的‘符文’或者‘能量印记’,烙印在机关核心。当遇到具体情境时,由机关核心依据这些基本原则进行初步的逻辑推演和反应。”
“就像是给机关赋予了一个基于秦律的‘灵魂’判断准则!”
墨荆眼睛一亮,立刻领会了张苍的意思,“至于法域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多管齐下!声波可以用特制的共鸣铃铛,光影可以用聚焦水晶折射特定频率的光芒,能量场……或许可以尝试利用你引动国运时的那种独特波动!”
思路一旦打开,两人的合作便迸发出惊人的效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苍负责提炼律法精神,设计“法理符文”,并尝试以自身引动国运的经验,去感受和描述那种独特的力量波动,为墨荆提供理论支持。
而墨荆则带领着几名绝对可靠的墨家弟子,日夜不停地筛选材料,设计能量回路,雕琢核心部件。
工坊内,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机关运转的嗡鸣声、以及时而爆发的细小能量火花,成为了主旋律。
他们以那块法碑纹路为蓝本,结合墨家最高深的机关秘术,开始铸造一个拳头大小、布满细密纹路的球形核心。
核心外层采用了一种罕见的、能够微弱吸收和储存天地能量的“星辰铁”,内层则用导能性极佳的“紫纹铜”蚀刻出复杂的能量通道,最中心,则预留了镶嵌“法理符文”核心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过去,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材料熔炼失败、能量回路冲突、符文无法稳定烙印……困难层出不穷。
但张苍与墨荆都未曾气馁。一个拥有足够的耐心与坚定的信念,一个拥有迎难而上的执着与天才的创造力。
终于,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
工坊中央的实验台上,那个经历了数十次改进的球形机关核心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好。
它的表面布满了玄奥的纹路,中心处,一枚由张苍亲手书写、凝聚了“公正”与“证据”核心律法精神的淡金色符文,被墨荆以微雕技术完美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