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县的空前繁荣与管理压力并存,张苍每日需处理的政务如同雪片般飞来。
这日午后,他刚处理完一桩因争夺租赁铺面而引发的纠纷,揉了揉眉心,正准备审阅新制定的《暂住管理条例》细则,门外值守的亲兵进来禀报:
“大人,门外有一青年士子求见,自称阳武户牖乡人陈平,言有安民定策献于大人。”
“陈平?”张苍在记忆中略一搜索,并无印象。
如今每日求见的士子众多,他大多交由昭孔初步筛选。
但“安民定策”四字,还是让他心中微动。“让他进来。”
片刻,一名青年步入门内。他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身形颀长,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袍,虽显清贫,却浆洗得十分干净。
他的面容算不得十分英俊,但一双眼睛格外明亮,顾盼之间,灵动而不失沉稳,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步履从容,来到堂中,对着张苍躬身一礼,姿态不卑不亢:
“草民陈平,拜见张县令。”
张苍打量着他,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和:“不必多礼。听闻你有安民定策要献于本官?”
陈平直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整理得十分齐整的竹简,双手奉上:“正是。草民听闻大人以法治县,开创‘无神区’,使陈县百姓安居乐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心中钦佩不已。近日冒昧观察陈县新貌,偶有所得,草拟此《陈县治理隐患及应对十策》,或可助大人未雨绸缪,聊表敬仰之心。”
他的话语清晰,逻辑分明,既表达了敬意,又直接点明来意,毫不拖泥带水。
张苍示意亲兵将竹简接过,放在案上,展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