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新政的曙光与未来的阴影

昭闾毙命,昭氏崩塌,如同推倒了第一块沉重的多米诺骨牌。

盘踞在泗水郡,乃至整个三郡之地最后的顽固势力,在绝对的武力威慑、经济瓦解、民心向背以及核心人物陨落的多重打击下,彻底土崩瓦解。

曾经阳奉阴违的郡守熊骞,第一时间被章邯派兵“请”回了陈县,等待他的将是《考成法》与黑冰台提供证据的严厉审判。

景氏、屈二族更是惶恐不已,不仅全盘接受了《新政十二条》,主动清退隐匿田亩,捐献大量钱粮用于灾后重建,其族长更是亲赴陈县行辕,向张苍负荆请罪,姿态放得极低。

阻碍既除,新政的推行终于迎来了势如破竹的黄金时期。

在章邯军队的保障下,清丈田亩、登记人口的工作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铺开。

一纸纸代表着希望与未来的地契,发放到无数曾经一无所有的佃农和贫民手中。

墨家官营工坊开足马力,廉价的农具、布匹、食盐如同血液,流淌进三郡的每一个角落,彻底冲垮了旧贵族的经济垄断。

“秦纸”与印刷术的推广,使得新政的思想和基础的识字教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知识的壁垒被狠狠凿开。

灾后的泗水郡,在“以工代赈”和各方支援下,迅速展开了重建。

被洪水摧毁的房屋得以修缮,堵塞的河道得以疏浚,甚至在一些关键地段,开始规划建设由墨荆设计、更为坚固耐用的新式水利设施。

短短数月,颍川、陈郡、泗水三郡之地,气象一新!虽仍有疮痍待复,但那股压抑沉暮的死气已然被蓬勃的朝气所取代。

田间地头,是农民带着希望忙碌的身影;市集街道,是商贩公平交易的喧嚣;学堂之内,是蒙童朗朗的读书声。

这里,俨然已成为庞大秦帝国东部,一块充满活力与秩序的耀眼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