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赤松子的赠言与离去

咸阳宫前广场的喧嚣已渐渐散去,如同退潮后的海滩,只留下被思想巨浪冲刷过的痕迹与无尽的回味。

百官与士子们各自怀着复杂的心绪离去,或激动,或忧虑,或沉思,帝国的车轮在短暂的停顿后,再次沿着始皇与张苍共同设定的新轨道,轰然前行。

张苍并未立刻离开。

他独自立于略显空旷的论政台下,仰望着那不久前还承载着激烈思想交锋的高台,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与对未来道路的更深层次思索。

赤松子那“人心何以规?”的诘问,如同刻在脑海中的警句,时时提醒他这“大秦之道”未来可能面临的真正挑战。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为这庄严肃穆的宫前广场增添了几分孤寂与深邃。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仿佛本就与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

张苍心中一凛,霍然转头,只见赤松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葛布道袍,依旧是那副仙风道骨、超然物外的神态,正含笑看着他。

夕阳的金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虚幻的光晕。

“赤松先生。”张苍迅速收敛心神,恭敬地行了一礼。

对于这位真正触及思想深层次问题的道家高人,他保持着足够的敬意。

赤松子微微颔首,目光在张苍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澄澈依旧,却似乎比在论政台上时,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意味,像是长辈在审视一个初露锋芒、却前路漫漫的后辈。

“张小友,”赤松子开口,声音空灵,与这黄昏的氛围奇异地融合,“论政台上,言辞交锋,各为其道,望小友勿怪老夫言语唐突。”

“先生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苍唯有感激,何来怪罪。”张苍诚恳道。

他深知,若非赤松子那石破天惊的一问,他或许还沉浸在“规律论”和“礼入于法”的初步成功中,难以看到其下隐藏的、关乎人性本质的巨大风险。

赤松子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仿佛看透了世事变迁的笑容。

“小友之论,融汇百家,自成一体,以‘法’为干,统摄万机,更将天道阐释为可知之规律……其气魄之宏大,构思之精妙,确已触摸到‘道’之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