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葡萄架下摆着一张桌子,上面已经摆好了几个凉菜。
一家人簇拥着顾书丽和顾晓芬进屋,顾晓芬把行李箱和手提包放在一边,就被万琴拉着坐在沙发上,问个不停。
“香港那边热不热?吃得习惯吗?工作累不累?有没有人欺负你?” 万琴一连串的问题,透着浓浓的牵挂。
“妈,我都二十六了,能被谁欺负呀。”
顾晓芬笑着回答,“香港现在比京市热一点,不过办公室和公寓都有空调,挺舒服的。吃得也习惯,就是粤菜偏清淡,我偶尔也会自己做顿家乡菜。工作挺忙的,但很充实,李总和同事们都很照顾我。”
顾书豪给顾书丽倒了杯茶,问道:“大姐,我听说你现在开的那个公司叫n京宏生物,现在怎么样了?晓芬跟我们说产品卖得很好。”
“确实不错,”
顾书丽喝了口茶,语气欣慰,“第一批货在香港一天就售罄了,后续订单也排到了下个月。晓芬在那边帮了不少忙,从产品推广到客户对接,做得都很出色。”
万琴听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晓芬就是能干!书丽,多亏了你带着她,不然她哪能有今天的出息。”
“晓芬自己争气,” 顾书丽笑着说,“她本身就有能力,只是缺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饭菜很快上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顾恒身上。
顾恒学的是中文专业,按照如今的分配政策,毕业后会被分到京市的一家报社工作,这在当时可是人人羡慕的体制内铁饭碗。
“小弟,报社的工作定下来了吗?什么时候去上班?” 顾晓芬夹了一块红烧肉给顾恒,问道。
提到工作,顾恒的眼神有些犹豫,他放下筷子,迟疑地说:“姐,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
“没想好?”
万琴立刻皱起了眉头,“这么好的工作,多少人抢都抢不到,你怎么还没想好?体制内多稳定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按时发,还有福利,多好的事儿。再说是 记者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工作,多体面!”
顾书豪也点点头:“是啊,小恒,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你可别犯糊涂。你学中文的,去报社做编辑,专业也对口,以后好好干,前途无量。”
顾恒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爸,妈,我不想去报社。我听姐说了香港的情况,也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我想出国读研究生,深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