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离那二人稍远些,风子垣大手一挥,一道莹润的光芒自他掌心涌出,瞬间化作一个隔音罩,将他俩笼罩其中。
随后,他微微俯身,将声音压得极低,缓缓说道:
“陶姑娘,万万不可草率行事啊!我细细观瞧此二人,虽他们表面看起来慈眉善目,一副悲天悯人之态。然而,这世间最难测的便是人心。你与这二人不过萍水相逢,对其底细一无所知。他们所言不死国之事,是真是假尚且难辨,说不定乃是那精心编造的谎言,只为诱我们入局。倘若贸然跟他们前往一个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就如同那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岂不是太过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陶韵竹听罢,轻轻挣脱风子垣的手,眼神中带着一丝哀怨地说道:
“风公子之言,我自是明白。你素来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我心中亦是敬重。可是,你是知道的,我拼尽浑身解数,才勉强留住了夫君的一缕精魂。可那精魂脆弱至极,随时都可能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此次听闻不死国有复活精魂的灵物,若错过此等机缘,我定会抱憾终身,余生都将在悔恨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啊!”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泪光,可见此事对她而言意义重大。
风子垣看着陶韵竹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软,叹了口气,说道:
“陶姑娘,我深知你心怀至善,这般重情重义之举,实在令我心生敬慕。然而,陶姑娘且思之,仅凭他们寥寥数语,便决然相随,此举是否略显仓促?我们行走江湖,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故而,还望陶姑娘莫要急于决断,方能保得周全呐。”
陶韵竹却猛地仰起螓首,一双美眸之中,满是决绝之意。
她朱唇轻启,清冷中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风公子,纵使前方是那刀山火海,万丈深渊,我也定要去闯上一闯。夫君他为了救我,落得如今这般魂魄飘零的下场。他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又怎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就这般消散于这茫茫天地之间呢?”
说到这儿,陶韵竹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继续道:
“倘若风公子你心存顾虑,不愿一同前往,奴家亦不会强求。即便孤身一人,我也定要前去寻找此物,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韵竹亦在所不惜!”
言罢,她微微仰头,目光直视风子垣,毫无惧色。
风子垣见陶韵竹如此坚决,心中十分无奈,知道自己是拗不过她了。
他沉思片刻,似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
终于,他咬了咬牙,道: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便陪你一同前往那不死国。毕竟木木兄于我有救命之恩,这份情义,我自当铭记于心。然而,此行吉凶未卜,实难预料。故而,在此之前,我决定与这二位道友再细细交谈一番,探探他们的虚实底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将对方的情况摸得明明白白,方能在这充满变数的局势中占据主动,陶姑娘以为此议如何?”
陶韵竹微微颔首,略作思索后,柔声说道:
“韵竹一介女流,见识浅薄,一切皆依风公子之意。既公子如此筹谋,奴家悉听尊便!”
说罢,风子垣拉着陶韵竹转身又回到了座位前。
而后,他微微欠身,向那二人拱手行礼道:
“适才多有怠慢,竟让二位在此久候,实乃风某之过,还望海涵!”
随后,他从容落座,神色泰然自若,随后便开始与他们攀谈起来,言语间不疾不徐,尽显沉稳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