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审计处长

昌南市金店劫案的成功告破,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激起的浪涛远超预期。

媒体闻风而动,连篇累牍地报道这起神速破获的大案。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神勇女警智擒劫匪”、“省厅精英力挽狂澜”、“XX小时速破百万黄金劫案”的标题铺天盖地。陆蔓和王德标那晚略显狼狈的现场照片(被后来赶来的同事拍下)更是被反复传播,陆蔓那冷静锐利的侧脸和王德标激动涨红的脸膛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具故事性和传播力。

舆论一边倒地叫好,之前质疑警方无能的声音瞬间烟消云散,变成了对公安战线的集体褒奖。省厅、市局面子十足,领导走路都带风。

表彰大会开得隆重热烈。

陆蔓和王德标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中央,聚光灯烤得人脸发烫。领导用洪亮的声音宣读着嘉奖令,“陆蔓,王德标…临危不惧,机智果敢,凭借高度职业敏感和丰富实战经验,及时发现并果断控制犯罪嫌疑人,为成功破获此案作出决定性贡献…经公安部批准,记个人一等功!”

掌声雷动,如同潮水。

王德标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只会一个劲地傻笑鞠躬,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奖章被他擦了又擦,差点揣进心口窝里。

陆蔓也笑着,接受祝贺,但那份笑意并未真正抵达眼底。站在光环中心,听着那些褒奖之词,她总觉得有些恍惚。决定性贡献?高度职业敏感?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晚所谓的“职业敏感”,其实是建立在另一个男人近乎“预言”般的精准指引之上。

这份天大的功劳,拿着烫手。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顺理成章得让人眼花缭乱。

功勋必须奖励,人才必须重用。尤其是在舆论如此追捧的背景下,组织的提拔显得格外迅速和慷慨。

王德标,这位青川经开区公安分局局长(正科级),凭借这“从天而降”的一等功和“协助省厅领导破获大案”的耀眼履历,几乎是以坐火箭的速度,完成了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跨越:直接调任江口市公安局,担任党委委员,副局长(排名最后,副处级),分管几个非核心业务科室,权力不大,但毕竟迈上了副处这个台阶。

文件下来那天,王德标拿着调令,手抖了半天,差点没哭出来。他第一时间给林万骁打电话,声音哽咽:“老领导…我…我王德标…绝不给您丢人!以后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林万骁在电话那头只是轻笑:“德标,这是组织对你能力的认可,好好干,守住底线,为民办事。”

王德标连连称是,心里却明镜似的,没有老领导那顿饭、那番话,哪有他王德标的今天?这份知遇之恩,他得拿命报。

相较于王德标的纯粹狂喜,陆蔓的晋升则更显微妙,也更引人瞩目。

她本身就在省厅,平台高,能力强,这次又立下如此显赫的功勋,提拔几乎是必然。但提拔到哪里,却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