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静默监听与秩序求援

净土的决策层在“抉择前夜”达成了有限主动的共识。一方面,内部防御建设和“薪火圣殿”的落成加速进行;另一方面,一项极其危险且大胆的计划——“静默监听”——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启动。他们要尝试窃听归墟的通讯,以期获取关于“终极混沌”的第一手情报。

艾米丽领导的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归墟的通讯基于高度加密的数学逻辑和规则层面扰动,常规的拦截手段不仅无效,反而会像黑夜中的明灯一样暴露自身。

他们的依仗,是两样独一无二的宝物:对归墟通讯协议的长期研究积累,以及“世界之心”那超越常规物理规则、偏向于概念层面的特性。

在根源圣山深处,一间被层层能量场隔绝的密室内,一座奇特的装置被搭建起来。它的核心是一小块从“世界之心”分离出来的、处于绝对稳定状态的规则结晶。无数由活性神经纤维和发光藤蔓构成的“线缆”将其与一个复杂的、不断自我演算的逻辑矩阵相连,这个矩阵模拟了归墟通讯的底层协议。

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非主动发射信号去探测或连接,而是像一个极度敏感的“共鸣器”。它被调整到与归墟警告信号相似的规则波动频率,然后依靠“世界之心”碎片的特性,在绝对静默的状态下,去“倾听”宇宙背景中可能存在的、同频段的规则涟漪。

这个过程如同在暴风雨中,去倾听一根特定针尖落地的声音,其难度和不确定性超乎想象。

数日不眠不休的调试和等待后,就在团队成员几乎要放弃希望时,那块规则结晶,突然极其微弱地、持续地闪烁了一下!

紧接着,逻辑矩阵的屏幕上,开始断断续续地流淌过一些无法直接识别的、高度压缩的数据流!

“成功了!我们捕捉到了!”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低呼,被艾米丽用严厉的眼神制止。她全神贯注地记录着这些原始数据,心脏因紧张而剧烈跳动。

数据的破译同样艰难。它们并非完整的语句,而是大量残缺的日志片段、警报代码以及……某种战略评估报告的碎片。

当破碎的信息被艰难地拼凑、解读出来时,其内容让所有知情者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信息证实了他们的部分猜测:

“终极混沌奇点”(归墟命名)确实在活跃化,其表现不再是虫群那种生物质扩张,而是对物理常数、逻辑基础甚至因果律的区域性扭曲和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