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英尺高空,归国的专机如同一枚银梭,平稳地穿行在华北平原深邃的夜幕之上。机舱内,灯光调至柔和的暖黄,引擎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带着一种归心似箭的低语。窗外,无垠的黑暗被脚下广袤大地上的璀璨灯火撕破。岁末的华北平原,城市、乡镇、村庄,无数盏灯如同被神明之手撒落的星子,又似大地母亲沉睡时均匀起伏的呼吸,闪烁着温暖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光芒。
李玄策坐在舷窗边,目光沉静地俯瞰着这片承载了太多记忆与希望的土地。纽约联合国会场的惊心动魄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铜镜中亿万心灵的共鸣余温犹在指尖。他轻轻摩挲着贴身佩戴的祖传怀表,冰凉的金属外壳下,那规律的自鸣声如同大地稳健的心跳,微弱却无比清晰地传入他的感知。身旁,方清墨闭目养神,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搭在随身携带的生物能量场监测仪上,屏幕幽蓝的光映着她略显疲惫却依然安宁的侧脸。李念墨坐在稍后一排,膝上的超薄量子计算机屏幕流淌着瀑布般的数据流,指尖偶尔轻点,眉宇间是专注的思索。李天枢则戴着特制的降噪耳机,闭着眼,仿佛沉浸在另一个维度的声波海洋里。
时间指向23:30。
距离新年,仅剩最后半个小时。
就在这时,一直俯瞰大地的李玄策,瞳孔骤然收缩!
并非发现了什么异常的光点或动静,而是整个视野中,那原本看似无序铺陈、只是体现人口稠密的万家灯火,其明暗分布、光点密度,竟在无声无息间发生了奇妙的规律性变化!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以大地为幕,以灯火为笔,正在绘制一幅宏大的图卷!
光点密集处愈发璀璨,勾勒出圆融饱满的轮廓;光点稀疏处则巧妙地隐入更深的黑暗,形成内敛深沉的区域。光与暗,明与灭,彼此交融,相互依存,流转不息。仅仅数息之间,一幅覆盖了下方数百公里范围、由无数真实存在的家庭灯火构成的、巨大无朋且无比清晰的——
太极图!
赫然呈现在李玄策的视野之中!
“清墨!念墨!天枢!快看!”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颤,瞬间打破了机舱的宁静。
方清墨立刻睁开眼,李念墨也猛地抬头看向窗外,连戴着耳机的李天枢都似有所感,缓缓摘下了耳机。
三人瞬间被窗外的景象攫住了心神。
那由万家灯火自然构成的太极图,其阴阳流转的韵律,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天地至理。它并非静止,而是随着下方城市的呼吸、车辆流动带来的光点明灭,如同拥有生命般在缓缓旋动。更令人震撼的是,在那象征“阴极”的核心位置——那本应是最为幽暗深邃的区域中心——一点极其纯粹、充满盎然生机的碧绿色光芒,正由弱变强,由内而外地透射出来!
那光芒的源头,清晰无误地指向一个方向——李家祖宅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