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硅谷咖啡厅(2010年9月1日)

加州的阳光,似乎拥有某种永恒的特质,即使在初秋的九月,也依旧慷慨地泼洒在帕罗奥图(Palo Alto)整洁的街道上。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筛下大片大片摇曳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后的焦香、青草的清新,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由无数电子元件和蓬勃野心混合而成的独特气息——那是硅谷的“体味”。

李念墨坐在一家名为“二进制豆”(Binary Bean)的街角咖啡厅临窗位置。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是悠闲走过的行人,骑着炫目公路车的程序员,还有停靠在路边、引擎盖下仿佛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各色跑车。店内,柔和的爵士乐流淌,咖啡机蒸汽嘶鸣,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如同这个创新圣地的背景音轨。她面前放着一杯几乎见底的冷萃咖啡,一台超薄的平板电脑占据了小圆桌的大部分空间,屏幕上开满了复杂的量子纠缠模型公式和图表。她微微蹙着眉,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跳跃,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

然而,邻桌一场逐渐升温的讨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搅动了她专注的思绪。那桌坐着三个人:一位穿着标志性灰色连帽卫衣、头发略显凌乱的年轻工程师;一位西装革履、梳着油亮背头、眼神锐利的风险投资人;还有一位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技术顾问。他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硅谷特有的、毫不掩饰的兴奋与锋芒,清晰地传入李念墨耳中。话题的核心,赫然指向遥远东方那个刚刚登顶全球超算之巅的名字——“天河一号A”。

“难以置信!峰值速度每秒2.5千万亿次(2.5 petaflops)!他们真的做到了?” 年轻工程师艾瑞克(Eric)的语调充满了纯粹的、技术人式的惊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去年‘美洲虎’(Jaguar)才刚破亿亿次(petaflops),这跳跃…太疯狂了!他们用了什么架构?自主设计的处理器?”

“架构?处理器?” 风投经理布莱恩(Brian)嗤笑一声,端起精致的骨瓷咖啡杯抿了一口,眼神里闪烁着精明与审视的光芒,“艾瑞克,你还是太单纯。重要的是这速度背后代表的东西!他们投入了多少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想想看,这种算力一旦真正投入应用,在材料模拟、基因测序、气候模型这些领域会带来多大的突破?商业潜力…无法估量!” 他的话语中,惊叹与对巨大市场蛋糕的渴望交织。

技术顾问戴维斯(Davis)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声音低沉而冷静,像一盆冰水:“潜力?布莱恩,别忘了硬币的另一面。这种级别的算力,其‘双重用途’(Dual-use)属性太强了。” 他刻意压低了点声音,但字句却更显分量,“想想核爆模拟、高超音速武器气动计算、密码破译… 当他们在超算领域甩开我们一个身位时,带来的就不仅仅是商业竞争了,而是实实在在的… 战略压力(Strategic pressure)。五角大楼和某些智库,现在恐怕正盯着那份TOP500榜单睡不着觉。”

艾瑞克脸上的惊叹僵住了,眉头皱起:“戴维斯,你是说… 这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围堵’?可超算技术本身…”

“技术本身无国界?”戴维斯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略带讽刺的弧度,“艾瑞克,这里是硅谷,但更是美国。看看对某些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吧!‘天河一号A’的登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某些人内心的焦虑——对失去技术绝对优势的焦虑。这种焦虑,往往会让‘安全’压倒‘开放’。”

布莱恩点点头,手指在桌面上画着无形的圈:“戴维斯说得对。反应已经开始有了。我听说,某些核心部件供应商已经收到了非正式的‘提醒’,要求重新评估与中方超算中心的高端合作项目。国会山那边,关于限制特定高性能计算技术转让的听证会也在酝酿。‘威胁论’(Threat Narrative)可是个很好用的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可这… 这不是阻碍技术进步吗?” 艾瑞克显得有些愤懑。

“博弈,艾瑞克,这就是一场复杂的技术-政治-经济博弈。” 布莱恩总结道,眼神深邃,“‘天河一号A’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砸进水里,掀起的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下一步,无论是合作还是对抗,都会更加… 微妙(Delicate)。”

邻桌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三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各自啜饮着咖啡,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惊叹、警惕、算计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隐忧。

李念墨自始至终没有抬头,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平板电脑里。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她白皙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看似专注在量子公式上的手指,在虚拟键盘的边缘区域,正以惊人的速度和精准度,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加密笔记应用,飞快地记录着邻桌对话的关键词句和语气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