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暗流涌动 (2012年9月20日 - 9月25日)

国安部深处,仿佛沉入地核的某层。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泄露出幽蓝色的微光。这间代号“磐石”的战术分析室,隔绝了地面上九月京城尚存的最后一丝暑气,空气冰凉,带着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淡淡的臭氧味和纸张油墨的混合气息。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无数条光带在深色的背景下流淌、汇聚、分叉、延伸。它们代表着一艘艘货轮诡异的航线,一笔笔流向不明的巨额资金,一串串跨越国境、经过多重加密的通讯信号。这些冰冷的数据流,如同潜伏在大洋深处的暗流,看似无序,却在李玄策深邃的目光凝视下,隐隐勾勒出一个庞大、复杂、且充满恶意的网络轮廓。

李玄策站在屏幕前,身影被幽蓝的数据光芒拉得很长,几乎融入背景的阴影。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衬衫,领口紧扣,肩背挺直如松,唯有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泄露着此刻非同寻常的压力。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合金指挥台边缘轻轻敲击,节奏沉稳,带着《孙子兵法》中“不动如山”的意蕴,仿佛在无声地梳理着屏幕上那些纷乱如麻的线索。

“报告!” 一声刻意压低的通报打破了室内的沉寂。门口,风尘仆仆的周卫国快步走入。他穿着德迅物流的深蓝色工装,袖口和前襟还沾着机舱的油污,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透着老侦察兵特有的警觉。他顾不上寒暄,将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和一个加密U盘递到李玄策面前。

“部长,这是最近三个月,经由‘老路’(指几个监管相对宽松、流程存在漏洞的特殊港口和陆路口岸)进出,申报异常(价值严重偏离市场、货物品类模糊或与运输工具明显不符)的集装箱清单和部分单据扫描件。” 周卫国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冷硬,“重点标记了第七批——申报为‘低品位铁矿渣’,目的地鹏城‘绿源再生科技’,但实际承运的冷藏箱温度设置异常低,远超出普通金属废料的保存需求。我手下一个小兄弟借口设备检查靠近过,箱体冷凝水异常活跃,不像矿石,倒像…某种需要超低温保存的活性物质或精密元件。更可疑的是,接货方在鹏城临时变更了仓库地址,新址安保级别陡增。”

李玄策接过文件,目光如炬,迅速扫过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标记。几乎同时,巨大的主屏幕上弹出一个加密视频窗口。远在加州的李念墨出现在画面中,她似乎刚结束高强度运算,几缕发丝贴在汗湿的额角,但眼神专注得如同猎鹰。背景是她堆满先进设备的实验室,巨大的屏幕上数据瀑布般流淌。

“爸,卫国叔的数据流进来了。” 李念墨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却异常精准,“结合我们前期监控的离岸资金池和几个可疑‘皮包公司’的账户,资金流向图谱更新了。” 屏幕上,代表资金流的金色线条瞬间活跃起来,如同无数条发光的毛细血管,从几个源头节点(周卫国标注的异常发货方)出发,在复杂的离岸金融网络中几经周转、拆分、聚合,最终汇入几个位于欧洲和东南亚的“清洁账户”。“值得注意的是,” 李念墨放大了图谱末端,“最终接收资金的‘清洁账户’,其注册法人或控股股东,与三家在国际上以‘技术引进’为名、实则涉及敏感领域收购的机构存在间接但可追溯的关联。资金转移的峰值,与卫国叔标记的第七批异常货物运输时间高度吻合。”

紧接着,李念墨又调出几段经过处理的音频波形和文字解码:“这是从目标使用的‘黑鸢’加密通讯协议中,利用其周期性漏洞捕捉并破译的片段。虽然不完整,但关键词包括:‘货物安全’、‘特殊通道’、‘接收方已就位’、‘技术参数务必完整’… 指向性非常明确,绝非普通的稀土走私!”

这时,另一个加密窗口亮起,方清墨温婉而冷静的面容出现。她的背景是灯火通明的材料实验室。“玄策,针对稀土精矿的‘指纹’标记追踪器已完成最终测试和微型化。我们将其设计成惰性微粒,可以极微剂量、无痕混入特定矿源。一旦目标矿源被开采、运输、加工,只要在有效距离内,我们的特殊探测器就能像猎犬一样锁定其去向,生成独一无二的‘身份’路径图。首批微型注入设备和探测器,已经按你的要求,移交‘夜枭’行动组。”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目光在周卫国的物流报告、李念墨的资金图谱和通讯碎片、方清墨的科技方案之间快速切换。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如同冰冷的雕塑。那些错综复杂的线条、冰冷的数字、破碎的词语,在他脑海中飞速碰撞、重组,逐渐拼凑出对手的全景图:利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巨大利润作诱饵,布下重重迷局,实则暗度陈仓,将贪婪的触角伸向更为致命的国家核心科技命脉!这是一场典型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的阴谋!

小主,

他猛地转过身,动作利落如刀锋出鞘。幽暗的室内,他那双眼睛仿佛点燃了寒星,锐利的光芒瞬间扫过肃立在周围的几名核心成员——网络安全专家、情报分析师、行动指挥员。空气仿佛被这目光凝固,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

“诸位,形势已明。” 李玄策的声音不高,却像淬火的精钢,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膜上,“对手以‘利’为饵,布下迷魂阵,妄图在混乱中窃取我‘国之重器’!此乃《孙子》所言‘利而诱之,乱而取之’的毒计!若我等只盯着表面走私,便是正中其下怀,疲于奔命,徒劳无功!”

他顿了一下,目光如电,落在角落阴影里一个如磐石般静坐的身影上。那是一位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面容沉静,眼神却如深潭古井,波澜不惊,唯有偶尔掠过的精光显示出其内敛的锋芒。他叫林峰,曾是南方某省经侦支队的王牌,破获过数起震惊全国的特大经济犯罪案件,因能力卓绝、忠诚可靠,三年前被李玄策破格调入国安,负责组建并训练一支精干的秘密行动力量——“夜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