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淌成一条熔融的河。长安街旁一座青砖小院的门楣上,“观寰阁”三字隶书匾额凝着薄霜。李玄策指尖拂过冰凉的黄铜门环,身后警卫员低声道:“首长,供暖系统已提前两小时启动。”
推门而入,暖意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三十平米的办公室似时空交错的容器:左侧博古架陈列着青铜浑仪、宋代星图拓片,右侧电子屏流淌着全球地磁场实时数据流。中央酸枝木书案,端放红头文件——《关于成立国家战略和地球发展战略智囊团及人事任命的决定》。
“玄策同志。”声音从屏风后传来。白发老者身着中山装,将鎏金聘书递来时袖口微扬,露出腕间老式上海表,“从今天起,你眼中看的不能只是960万平方公里了。”
李玄策掌心沁出薄汗。聘书封面烫着北斗七星纹样,内页墨迹未干:
> 首席顾问职责:观测人类文明存续阈值;评估地外文明接触风险;构建跨维度危机响应机制。直接对寰宇战略委员会负责。
“八年前你处理汶川地脉异常时,说过句话。”老者指尖敲击案上《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在天地呼吸间’,如今这口锅——”他忽然推开雕花木窗,寒风卷着雪沫扑进室内,“装的是整个星球。”
记忆碎片呼啸而至:
- 1995年松花江决堤夜,二十五岁的技术员跪在泥水里用身体堵管涌;
- 三峡导流明渠爆破瞬间,冲击波掀飞他手中的《河防通议》;
- 奥运开幕式烟花绽开时,耳机里传来“所有灵异能量场稳定”的汇报...
“请转告委员会。”李玄策将聘书贴近心口,“玄策愿为文明续火种。”
老者颔首离去时,晨钟正撞响七下。李玄策展开案头卷轴,忽觉衣袖被轻扯。十三岁的李天枢仰着脸,将画板举过头顶。炭笔勾勒的星云漩涡中,几道金色丝线缠绕地球经纬,旁注小字:“爷爷进门前五分钟画的。”
家庭会议在茶香中氤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