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莲岛归心 (2019年12月20日)

南海之滨,莲花宝地。十二月的澳门,空气中少了北方的凛冽,多了几分湿润的暖意,更弥漫着一种比盛夏阳光更炽热的喜庆。大街小巷,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区莲花区旗并肩飘扬,鲜艳的色彩点缀着这座中西交融的独特城市。夜晚尚未降临,但节日的氛围已如醇酒般弥漫开来,甜丝丝地醉人心脾。

濠江盛典:烟花下的根脉

金碧辉煌的澳门文化中心广场,华灯璀璨,人潮涌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即将拉开序幕。李玄策作为特邀嘉宾,坐在观礼区视野极佳的位置。他身着深色中山装,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地扫过流光溢彩的舞台、欢欣鼓舞的人群,以及远处夜色中更显璀璨的都市灯火。

舞台中央,巨大的LED屏幕变幻着壮丽的图景:大三巴牌坊的沧桑、港珠澳大桥的雄伟、西湾大桥的优雅、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一幕幕交织,诉说着这座小城回归二十年来的变迁与繁荣。当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童声合唱响起,纯净的嗓音如同清泉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许多人的眼眶悄然湿润。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歌声悠扬,带着历史的回响与归家的眷恋。李玄策静静地听着,感受着歌声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这歌声,与数月前“南方明珠”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刻的澳门,如同一位游子历经漂泊后,终于安详地依偎在母亲怀抱,那份安定、满足与自豪,是发自心底的认同。

晚会间隙,李玄策信步走到广场边缘一处稍显安静的观景平台。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穿着传统唐装的老先生,正凭栏远眺,手中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普洱,茶香袅袅。老人是附近一家百年老茶楼的老板,姓何。

“何伯,好兴致。”李玄策微笑着打招呼,他之前调研时曾去过何伯的茶楼,听他讲过不少澳门旧事。

何伯转过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慈祥的笑容:“李顾问!是哩,看看烟花,看看人,心里头舒坦!”他抿了一口茶,目光投向灯火辉煌的海岸线和对岸隐约可见的珠海轮廓,“二十年前那晚,我也在这附近,看着咱们的国旗升起来……那心情,没法说!激动?高兴?都有,但更多的,是踏实!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根啊!”老人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他指着远处一栋新落成的高楼:“你看那边,以前是片烂滩涂,现在多漂亮!没回归,没祖国的支持,哪有今天的好光景?” 氤氲的茶香中,老人朴素的话语,道尽了“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最真实的人心所向。

街头巷尾:朴素的归属

晚会开始前,街头巷尾早已是欢乐的海洋。本地电视台的记者随机采访着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