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腹地,夜色如墨,深沉得化不开。无垠的海面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幽暗的银光,像一块巨大的、微微颤动的黑绸。只有“探索者号”母船“大洋之心”号,如同一座漂浮的钢铁孤岛,刺破这亘古的黑暗。船上的灯火通明,却奇异地被这无边的夜与海吸去了大半喧嚣,只剩下机器低沉的嗡鸣和海浪永不停歇的拍打船舷的哗哗声,更衬出深海般的寂静。
船腹深处,灯火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探索者号”深潜器的指挥控制中心。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高压氧舱般的沉闷。巨大的主屏幕占据了整面墙壁,幽蓝的底色上,复杂的曲线和数据流无声滚动,如同深海巨兽的心电图。屏幕中央,一个简洁却牵动着所有人神经的读数,正以极其缓慢、近乎凝滞的速度变化着:
深度:米… 米… 米…
控制台前,挤满了穿着统一深蓝色工装的身影。总设计师沈海洋站在最前方,双手撑在冰冷的控制台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微微佝偻着背,仿佛那万米水压正透过屏幕沉沉地压在他的肩上。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缓慢跳动的数字,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却又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他身边,年轻的声学工程师小赵,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握着笔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不停地颤抖,在记录本上留下无意识的、深深浅浅的划痕。角落里,负责生命保障系统的王工,每隔几秒就下意识地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喉结紧张地上下滚动。
没有人说话。只有仪器运行时低沉的蜂鸣、通风系统细微的气流声,以及每个人自己清晰可闻的心跳声,在狭小的空间里鼓噪。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因、汗水和电子设备特有的金属气味,混合成一种属于极限挑战的、令人窒息的氛围。每一次那数字艰难地跳动一下,所有人的呼吸就跟着停滞半拍,仿佛害怕稍重的喘息就会惊扰了那正在深渊极限处小心翼翼试探的国之重器。
“米…” 一个压抑到极致的声音报数,是副指挥老钱,他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沈海洋的脊背绷得更紧了,他几乎能听到自己颈椎骨节发出的细微声响。他下意识地抬手,想摸一下口袋里的烟盒,指尖触到的却只有冰冷的工装布料。他猛地攥紧了拳头。
屏幕上,代表深潜器位置的微小光点,在模拟海沟地形图上,正沿着陡峭的崖壁,以毫米级的精度,极其谨慎地向下挪移。每一次微小的位移,都伴随着海量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流。压力传感器的读数早已突破极限标红,温度、湿度、舱内气压、能源状态…每一项参数都在挑战着人类工程学的巅峰。
“米…” 小赵的声音带着哭腔般的颤抖。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汗水顺着沈海洋的鬓角滑落,滴在他撑在控制台的手背上,冰凉一片。
突然!
屏幕中央那个折磨了所有人神经数小时的深度读数,猛地一跳,最终定格在一个震撼心灵的数字上:
深度:米
紧接着,主屏幕画面骤然切换!不再是模拟图和冰冷的数据流,而是一幅清晰到令人屏息的实景画面——来自深潜器底部摄像机!
一片绝对的、令人心悸的黑暗。只有深潜器自身探照灯打出的两束惨白的光柱,刺破了这亘古的幽暗。光柱下,清晰地映照出覆盖着灰白色深海沉积物的海床,那沉积物细腻得像宇宙尘埃。更令人震撼的是,光柱边缘,一块棱角分明、表面布满奇异孔洞的黝黑岩石,如同沉睡万载的史前巨兽遗骸,静静地躺在那里,反射着探照灯幽冷的微光。画面稳定,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