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初入内门与尘封往事

“师尊发现后,勃然大怒,当场毁掉了那张丹方残卷,将他禁足于峰内,苦口婆心地告诫他:‘丹道虽是通天捷径,然心术为本。执念过甚,妄图以邪物逆天,非但不能成道,反会堕入魔障,万劫不复!’”

“可是大师兄他……他完全听不进去了。”青禾的眼泪无声地滑落,“他被那‘破障丹’可能带来的力量与名声蒙蔽了心智,认为师尊是嫉妒他的才华,害怕被他超越,所以才阻止他。他表面上顺从,背地里却更加疯狂地偷偷搜集炼制‘破障丹’所需的材料……”

悲剧,在一种近乎必然的轨迹下滑向深渊。“有一次,为了争夺一株炼制‘破障丹’所需的罕见辅药‘七窍玲珑莲’,他与丹霞峰的亲传弟子发生了冲突。争执中,他失手……不,或许当时已经被执念和偷偷服用噬心草试验品影响的的他,是故意下了杀手……那位师兄,当场殒命……”

苏杨静静地听着,心中已是波澜起伏。他能想象到,当消息传回时,玄木峰上空那骤然凝聚的阴云。

“残害同门,偷炼禁药……数罪并罚,证据确凿。”青禾的声音颤抖得厉害,“按照宗规,当废去全身修为,受九九八十一日噬心之苦,然后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是师尊……是师尊他……”青禾泣不成声,“他放下金丹长老的尊严,在戒律堂外长跪不起!他用自己积攒了数百年的全部宗门功德,以及承诺未来三十年,无偿为宗门炼制所有所需丹药,包括那些极其耗费心神的高阶丹药为代价……才,才勉强打动了宗主和几位太上长老,将大师兄的刑罚,改为……废除丹道相关记忆与修为,永世囚禁于终年寒风刺骨、能冻结神魂的‘寒狱’底层……”

这几乎是玄木真人能用一切换来的、最仁慈的结果了。然而——

“可是……可是大师兄他……”青禾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难以置信,“他在被废去丹道修为、押往寒狱之前,对着赶来见他一面的师尊,不是忏悔,不是感恩……而是充满了怨恨的嘶吼!他吼着说他没错!错的是宗门规矩迂腐!错的是师尊藏私,不肯将最高深的丹道传承给他!他恨师尊断他前程!恨宗门不容于他!”

“他说……若有来日,必让师尊和青岚宗……后悔今日之举!”

这诛心之言,如同最锋利的刀刃,狠狠刺穿了玄木真人的心。

事情并未结束,反而走向了更残酷的结局。“后来……不知他用了什么方法,竟然从守卫森严的寒狱中逃了出去……并且,直接投靠了与我们青岚宗世代为敌、行事狠辣诡谲的‘血煞宗’!”青禾的声音带着刻骨的恨意与悲伤,“他太了解青岚宗了!了解我们的丹药供给、了解各峰弟子的弱点、了解宗门防御的薄弱之处……他带着血煞宗的魔修,精准地偷袭了我们的几处重要资源点和外出历练的队伍……”

“那段时间,宗门损失惨重,陨落的弟子名单……很长,很长……”青禾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里面……里面有一直最照顾我、教我识药炼丹的三师姐……她是为了保护几位师弟师妹,被墨渊……被他亲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青禾再也说不下去,双手捂住脸庞,瘦弱的肩膀因压抑的哭泣而微微颤抖。

苏杨沉默地站在原地,心中受到的震撼无以复加。他仿佛能看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师尊,是如何眼睁睁看着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与父爱、寄予厚望的弟子,一步步走向偏执与疯狂,最终酿成大错,非但不知悔改,反而恩将仇报,投靠敌寇,将屠刀挥向昔日的同门……那是何等锥心刺骨的痛楚与绝望!道心没有当场崩溃,已是万幸。

良久,青禾才勉强平复了情绪,用袖子用力擦了擦眼泪,声音沙哑地说道:“从那以后,师尊就彻底变了。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几乎不再离开玄木峰,也……再也没有收过任何亲传弟子。我……我是在那次事件之后,家族蒙难,被师尊偶然遇见带回峰的,也只是个记名弟子,负责打理药圃和丹房杂务。洛冰师姐是后来宗门因为玄木峰人手不足,强行分配过来的记名弟子,她性子冷,不喜与人交往,常年在外历练,很少回来。”

她抬起头,红肿的眼睛望着苏杨,带着一丝恳求:“师尊他……表面冷漠,拒人千里,但他的心……其实很软。他肯收你为记名弟子,哪怕只是记名,也一定是在你身上看到了某种不同,或许是你在外门的坚韧,或许是你那份不肯屈服的意志。苏师弟……”

青禾的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请你……请你一定不要让他失望。也请你……千万不要……不要走上墨渊大师兄的那条路……”

苏杨迎着青禾的目光,神情前所未有的肃穆。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青禾,也仿佛是对着那峰顶寂静的竹屋,深深一揖:“师姐放心,师尊活命、授艺之恩,苏杨铭记五内,永世不忘。前路漫漫,道心为磐。苏杨所求,乃是堂堂正正之道,绝不敢行差踏错,辜负师恩,亦绝不会效仿那背信弃义之人!”

这一刻,他对那位尚未谋面的玄木真人,充满了由衷的敬重与难以言喻的同情。这满峰生机勃勃的药香之下,竟埋葬着如此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玄木真人不再收亲传弟子,并非性情孤僻古怪,而是心伤太深,那道由最信任之人亲手划下的伤口,至今仍在流血。他不敢,也不愿再轻易付出那般毫无保留的心血与信任,怕再次换来彻骨的背叛与毁灭性的伤害。

他能收自己为记名弟子,或许,已经是这位心若死灰的老人,在漫长岁月后,一次小心翼翼的、微小的尝试。

了解了这段沉重的过往,苏杨在玄木峰安顿下来。他住进了东边那间简陋却干净的竹屋,将无名剑置于膝上,开始研习那部《青玄功》。内门的基础功法果然远比外门精妙,灵力运转路线复杂了数倍,对神识和掌控力的要求极高。但这对于拥有《万象运枢经》底蕴的苏杨而言,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他很快便沉浸其中,开始以其独特的法理对其进行理解和适应性优化。

同时,他也没有坐吃山空。三枚筑基丹和大量灵石是底牌,不能轻易动用。开辟稳定的财源是当务之急,而炼丹,无疑是最适合他,也最能发挥他气运感应优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