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儁则看得更远:“此乃天赐良机,我大燕当趁机入主中原。”
面对三方夹击,冉闵决定主动出击。四月,他亲征襄国,大军浩浩荡荡开出邺城。然而此时的冉魏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国库空虚,饥荒蔓延,兵力不足。
在襄国城下,冉闵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以少胜多,大破联军,迫使石祗退守孤城。但就在胜利在望之时,后方粮草不济,军心开始动摇。
更糟糕的是,慕容儁的鲜卑骑兵趁机偷袭邺城周边,烧杀抢掠,断绝了冉闵的退路。
351年正月,冉闵终于攻破襄国,擒杀弑君自立的刘显。当他站在襄国城头,望着这座曾经的后赵都城时,心中却没有胜利的喜悦。
“陛下,粮草仅够三日之用。”军需官的报告让他眉头紧锁。
此时的北方大地,饥荒肆虐,人相食的惨剧时有发生。冉魏控制的区域日渐缩小,军队疲于奔命。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大将王泰直言:“我军兵力分散,粮草不济,不如暂避锋芒,退守邺城。”
冉闵摇头:“退?退到哪里去?这天下之大,已无我冉闵退路。”
他走出大帐,望着阴沉的天空。雪花开始飘落,很快覆盖了血迹斑斑的土地。这一战,他赢了战役,却输了战略。后赵虽灭,但新兴的敌人更加强大。
“传令全军,明日开拔,回师邺城。”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班师回朝的同时,慕容儁的十万鲜卑铁骑已经渡过黄河,直扑邺城而来。更大的危机,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风雪中,冉闵的军队缓缓前行。士兵们饥寒交迫,却依然忠诚地追随他们的皇帝。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乱世中,冉闵是唯一一个敢于站出来为汉人争取生存空间的英雄。
然而英雄的路,往往最为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