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北镇蓟州,拱卫京师(1567-1582)
1567年(隆庆元年)在首辅张居正的力荐下,被调往北方,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官秩二品。
1568年(隆庆二年)受命担任蓟镇总兵,负责山海关至居庸关的长城防务,直至1582年,镇守蓟州长达十六年。整顿边防:从南方调来戚家军旧部作为骨干,训练北兵,创建车、步、骑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军队。
加固长城:大规模整修、加固蓟镇长城,创建了空心敌台(骑墙堡垒)一千余座,内驻士兵,储存粮械,极大提升了长城的防御能力。今日所见金山岭、司马台等雄伟长城段,多为其时遗存。
着书立说:总结在北方练兵的经验,撰写《练兵实纪》等军事着作。
在其镇守期间,蓟门军容成为诸边之冠,蒙古部族不敢轻易进犯,京师安全得以保障。
第六部分:晚年坎坷,将星陨落(1583-1588)
1583年(万历十一年)后台首辅张居正病逝后遭政敌清算。戚继光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受到牵连,被调离蓟镇,改任广东总兵,形同贬谪。
1585年(万历十三年)因旧疾复发,加之政治失意,上疏请求引退。获准后,返回故乡山东登州。
1588年(万历十五年)农历腊月初八(公历1588年1月5日),家无余财、贫病交加的一代名将戚继光在登州家中与世长辞。
其《止止堂集》等诗文着作,展现了其作为儒将的文学修养。
身后影响: 戚继光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严格的治军风格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情怀,被后世尊为民族英雄。他所缔造的“戚家军”和《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着作,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