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外,荀谌向赵云透露:“进城后,子龙将不再效忠主公,而是归入我麾下,成为袁绍的一员。”

这让赵云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禁追问其缘由。

荀谌在他耳边细说缘由,赵云听后眼前一亮,觉得妙计连连。

他笑着说:“若此事被袁绍知道,恐怕他会对我心生忌惮。”

但荀谌淡定回应:“他要进中山地界才能动我。”

于是两人伪装成袁绍的使者进城。

州牧府内,冀州牧韩馥听闻袁绍从渤海郡派来了使者,便立刻会见。

在宴席上,韩馥看到赵云时眉头紧皱,疑惑为何赵云会出现在袁绍的使者队伍中。

荀谌便向他解释前因后果。

提及刘备与袁绍在渤海的战事,以及赵云的投降。

经过荀谌的解释,韩馥终于明白原委。

他对赵云的勇猛无比称赞,认为他追随袁绍是明智之举。

赵云也回应了韩馥的祝福。

宴席间欢声笑语不断,夜渐深时方散。

韩馥随后召见荀谌至书房。

韩馥问荀谌出使邺城的来意,荀谌答曰替冀州牧分忧。

韩馥对此感到疑惑,请求荀谌详细说明。

荀谌指向书房内的地图,指出黑山军是冀州的隐患,提议尽早解决。

韩馥承认有此想法,但无奈兵力不足,既无精兵也无良将。

荀谌表示袁绍麾下兵马强壮,愿与冀州牧合作剿灭黑山军。

韩馥闻后大喜,询问荀谌是否属实。

荀谌确认后,韩馥欣然同意。

他身为冀州牧,深知各地县令对此的烦恼,对于袁绍愿意出兵表示欣慰。

对于粮草问题,韩馥表示邺城税收充足,不是问题。

韩馥让荀谌通知袁绍出兵事宜,但荀谌提醒必须先准备粮草,再通知袁绍。

荀谌认为只有粮草先行,才能确保军队的后勤无忧。

最后荀谌提议一旦粮草准备就绪,便可立即发兵攻打黑山军,为民除害。

韩馥对此深表赞同。

韩馥点头赞同:“言之有理。”

随即决定派人调配粮草。

他正要派使者前往通报袁本初,荀谌打断了他的提议。

荀谌表示,只要冀州牧同意支援粮草,便应派遣心腹前往渤海通知其主,随后大军南下与冀州牧共同讨伐黑山贼寇。

韩馥虽有顾虑,担 ** 山贼寇得知消息后进行掠夺,但在荀谌提及赵云能够守护后,他的心中顾虑得到了宽解。

韩馥便决定遣派上将潘凤前往渤海,同时命令运粮队伍由赵云押送至前线。

在邺城,韩馥与荀谌目送粮草队伍远去后,荀谌提出亲自随子龙前往前线等待他们大军到来。

告别韩馥后,他驾马离开。

至此开启新的章节“袁绍心中默念着潘凤的名字,不知他是否已经抵达渤海。

冀州名将潘凤,策马进入渤海地界,一路来到繁华的南皮县。

此刻,他受到袁绍的召见,进入大殿等待。

袁绍正在处理袁尚的事务,提及管承与刘备,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此时听到潘凤的到来,他心中疑惑,却仍迅速赶到大殿。

潘凤与袁绍简单交谈后,传达了韩馥的意愿——冀州牧已备好粮草,等待发兵攻打太行山脉的黑山军。

袁绍听后略感惊愕,但很快恢复了冷静。

潘凤完成任务后并未多言,他对袁绍本无太多好感,遂在完成传达后直接告退,折返邺城。

袁绍震惊之下,久久未能回应。

究竟发生了什么?最近的怪事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