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新归顺民众因田地不足而引发的矛盾。

刘备点头认同。

刘胜笑着回答刘备:“你的困扰并非无法解决。

处理得当,便可轻松应对。

你可听说过‘矛盾转移’这招?”

刘备听后一愣,然后恳请刘胜详细解释。

刘胜解释道:“针对黄巾军和黑山军中的稚童,我们可以利用‘官学’来转移他们的借耕土地矛盾。

要知道,平民子弟能识文断字的机会并不多。

如果我们宣布在中山郡招收适龄稚童入学,必定会引爆民间热议,从而转移当前的矛盾。”

刘备听后茅塞顿开,对刘胜佩服不已。

刘胜又提醒刘备:“你现在拥有数十万的青壮和民众,中山郡的资源消耗肯定无法满足需求。

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矛盾,你需要学会如何持续转移矛盾。”

刘备听后深感困惑,再次请求刘胜解惑。

此刻的刘备,态度恭敬。

刘胜开始指示:“你必须向所有部下灌输一种思想:复兴大汉,重振汉室荣光。”

这一思想要渗透到每个阶层,无论老弱妇孺,皆需以振兴汉室为荣,以叛离汉室为耻。

刘胜进一步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官学应以中山郡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同时,在乱世之中,你的视线不应仅局限于中山郡,而应着眼于更大的格局。

首先谋划冀州,以此为皇图霸业之基。”

刘备深知这是刘胜早为他定下的策略。

接下来,他需先平定黄河北方的幽并青三州,然后以冀州为中心,荡平兖州、豫州、徐州,再收复司隶地区、凉州等地,全面占据整个北方。

最后挥师过江,收复江东、荆州、益州等地,实现三兴大汉的最终目标。

关于“先谋冀州”

的策略,刘备沉思后,刘胜解释:“韩馥与袁绍之间存在矛盾,待他们撕破脸后,你可趁机谋取冀州。

我会教你如何执行这一计划。”

刘备对靖王老祖的教导心悦诚服。

意识一阵模糊后,他退出了棺中小世界,回到现实。

他立即下令传召毛玠。

毛玠来到刘备面前,询问是否有解决办法。

刘备告诉他:“我已有了安排,你仍按原计划划出部分屯田区。”

临危受命,刘备借出军屯区域予黑山民众耕作,助其度过艰难初始期。

待黑山民众新垦田地后,秩序井然,毛玠提出军屯区军民混杂,需留意怨言滋生的问题。

刘备自信满满,安抚毛玠的顾虑。

定州城外,黑山民众不安等待时,传来好消息:刘备兑现承诺,划出一块军屯区域田地供黑山民众耕作。

民众闻讯欢呼雀跃,感激不已。

借田耕种是何意涵?请解释之。

借田耕种表示的是借来的田地需要归还。

对此有人疑惑,认为田地是借的,并非分给的。

对此,有人担忧最后可能无法归还田地。

然而,此时已有代表官吏进行解释,如毛玠所述,将区域划分出的田地借给大家耕种。

在这段耕种期间,农人会在闲暇时间开垦新田。

待新田收成后,所借田地必须归还军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