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满腔怒火,声言审氏与颍川荀氏太过无义。
但如今形势已不容众人再多言,愤愤不平。
逢化脸色铁青,气得嘴角抽搐。
刘备的釜底抽薪之举,直接抽离了以逢家、辛家为代表的人手,并公然招募吏员。
这不仅使众人失去官职,更动摇了逢家在冀州的权威。
面对刘备即将启用的寒门策略,众人心生惶恐。
每年举荐的人才皆出自世家大族,寒门如何能与他们竞争?
辛家的代表辛循愤怒地走进大殿:“你出的馊主意让我们现在无法向族内子弟交代。”
其他家族代表也纷纷指责逢化,认为刘备趁此机会打击了他们所有人。
他们要求逢化给出解决办法以挽回损失。
然而逢化却愤怒回应:“当初大家同进共退,如今出事却指责我一人?”
他深感不满和无奈,因为任何行动都需要众人的共识才能执行。
当一切安然无恙时,皆大欢喜。
然而,当问题浮现,责任就被推到某人身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殿内一度寂静,随后充满了叹息声,许多人后悔不已,觉得应该保持低调谨慎。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辛循考虑后提议,找刘备认错道歉。
这个建议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
然而,逢化反对,他认为这样做只会让刘备更加嚣张。
其他人心急如焚,急于寻求解决方案,忽略了逢化的忠告。
逢化无奈,只能独自留下族内子弟,严厉批评他们的愚蠢行为。
傍晚时分,辛循等人带着准备好的礼物来到刘备府邸道歉,却发现刘备已经外出巡视。
他们转而拜访关羽,表达仰慕之情后说明了来意。
关羽接见他们并表明态度,刘备不在时他暂时负责邺城事务,收下礼物并让他们直接说出请求。
辛循等人献上礼物后,准备将礼品送入府中。
关羽摆手拒绝各种礼物与辞官之人交谈的邀请,冷淡表示冀州政务与自己无关,并强调已辞官的人不再是同僚。
辛循情绪激动,关羽释放杀意,辛循畏惧而退。
张飞不解关羽为何不动手,关羽表示府邸不可轻易见血。
辛循受挫后愤愤不平,连夜拜访逢家府邸,抱怨关羽的傲慢。
辛循进门即开始抱怨。
意外发现府上多了位客人,是曾经的朝廷尚书卢植。
卢植此刻正坐于大殿之中。
逢化先请辛循坐下,然后转向卢植恳请其帮助。
逢化说:“子干先生,您是冀州牧的良师,请您为我们美言几句。”
辛循闻言眼前一亮,也立刻请求卢植出手相助。
其他代表也纷纷请求卢植以大局和冀州稳定为重,出手相助。
然而卢植保持沉默。
逢化试图加强语气,提及卢植当年向朝廷提出的八策,一字一句都饱含深意,如今冀州牧的行为频繁违反其中的策略,如官员调动过于频繁、权力过于集中等。
卢植听完这些话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站起来面向众人,他说道:“在太平时期,文化可以兴邦,而在乱世,则需要武力来治国。”
他表示不认为冀州牧做得有什么不妥。
接着,卢植话锋一转,批评众人:“在危机时刻,应见贞节。
冀州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你们应该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不是集体辞官来胁迫冀州牧。
你们将朝廷的恩泽、州牧的权威、百姓的生死以及文人的节操置于何地?”
卢植继续训斥众人,并强调开设官学、屯田建设是对州民有利的大事,不支持也就罢了,更不应散播留言来抹黑冀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