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俨、糜竺、苏双、张世平等人齐聚一堂,脸上均带着凝重的神色。

张世平将收到的消息告知众人,他们所收购的粮米已全数被焚烧,但曹操已从汝南一带调粮以补充颍川郡的粮米供需。

苏双表示手底下的伙计行动迟缓,没料到豫州的官吏和军士反应如此迅速。

甄俨叹气,提及刘备出发前的嘱咐,指出曹操极难对付。

他们虽然行动迅猛,但最终结果未能如愿。

之前收购的粮米虽成功将价格拉高,引发豫州百姓的民怨,但后续跟进环节出错,导致物资无法运出豫州,只能焚毁。

糜竺提及曹操手底下也有情报机构,名为暗卫。

多次战乱中,曹操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启发了甄俨。

“物资被焚,实为无奈之举。”

对方有暗卫相助,使得粮米、冬衣等物资难以隐藏。

“他们利用汝南等郡的物资弥补市场空缺,我们应如何应对?”

众人向甄俨寻求策略。

甄俨沉思片刻,结合当前局势,他已有对策。

一声“不”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甄俨道:“正因曹操调集其他郡县物资来弥补颍川市场,我们才有机会。”

他继续分析:“粮米、冬衣是民生的关键,关乎稳定。

若民食不足、衣着不暖,必生乱局。”

甄俨的话让众人陷入深思。

大殿内气氛紧张,甄俨继续:“此战刚刚开始,若曹操无反应,那将无趣。”

豫州商贾损失惨重,但甄俨鼓励他们:“投资难免有风险。

本轮计划,我们必将盈利。”

他坚定地说:“在经商方面,我们皆翘楚之才,何惧之有?”

这番话让众人重燃信心,振奋起来。

甄俨最后强调:“接下来,我们要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

甄俨正与众商贾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他解释称,要将所有资金征调到尉氏县,进入兖州并非难事,关键在于解决民生问题。

他提出之前豫州粮食和冬衣供应不足的原因并非计划问题,而是执行不力。

甄俨决定亲自前往豫州坐镇。

虽然有人提醒主公曾命令他们以性命为重,不得轻易进入豫州地界,但甄俨认为只有亲自到场才能提高效率。

针对如何对付豫州的暗卫,他表示会联系锦衣卫协助。

同时,他也提出改变现有的士农工商排位,提高商贾地位。

即便刘备极力提升商贾地位,但商贾在社会中依然饱受轻视,被视为贪婪与背信弃义的象征。

读书人因其治国能力而获得地位,商贾们渴望证明自己,表明商业与经济手段亦能决定国运。

甄俨激励众多商贾,拿出地图逐一分配任务,决定亲自坐镇颍川郡许昌。

各路商贾纷纷响应并准备行动。

甄俨与糜竺分工合作,糜竺负责留守兖州联系各郡消息。

甄俨独自一人之际,突然见到靖王现身赐予逃遁符篆。

刘胜的手一挥,闪烁着星芒的符篆便落入甄俨手中,告诉他性命攸关之时可捏碎以保自身安全。

甄俨未及道谢,靖王已不见身影,手中的符篆真实存在。

他仔细端详符篆上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