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缩短周期,王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豫州颍川地界。

荀氏祠堂中。

荀家族长荀俭手握《朝闻天下》,眉头深锁:“文若,此事当真不再斟酌?曹孟德连番登门相请,诚意十足!”

一袭青衫的荀彧拱手道:“叔父明鉴,世人皆道曹公乃『治世能臣,乱世枭雄』,可这些年来,他可曾有过惊世之举?”

荀俭将茶盏轻轻放下:“他与陈王共建后汉,广施屯田之策,又招揽天下英才,这般作为尚不及格?”

荀彧目光微凝:“叔父可知,泰山郡守王仲不仅同样施行这些政策,更是棋高一着。”

“糊涂!”荀俭突然提高声调,“那王仲仅有弹丸之地,麾下谋士如云。你这般赶去,怕是要明珠暗投!”

廊外竹影婆娑,荀彧的轻笑混着沙沙竹响:“叔父可记得《三字经》中『荀家八龙』的典故?王仲既知我荀氏先祖,必不会怠慢荀家子弟。”

“更何况......”

“哦?”荀俭尾音上扬。

荀彧压低声音:“当今天下群雄逐鹿,王仲能静观其变,韬光养晦。侄儿以为,此乃真龙潜渊之相。”

“待其龙啸九天之日,莫说曹操袁绍,便是袁术吕布之流......”荀彧突然收声,郑重长揖:“恳请叔父成全。”

紫檀案几发出吱呀声响,荀俭扶着桌沿起身,叹息道:“明 ** 与公达同赴泰山吧。记住,既入棋局,便要落子无悔。”

“公达?!”荀彧瞳孔微震。

“昨夜他便来辞行,对曹操的聘书视若无物。”荀俭转身望向庭院,“你叔侄二人倒像约好似的。”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勾勒出菱形的光斑。荀彧默然——他想起那位年长六岁的侄子,昔日不苟言笑的黄门侍郎。

(好个荀公达,藏锋至此。)他在心中暗叹,(不过同僚相辅,倒也是桩美事。)

“曹氏那边,我会另遣子弟投效。”荀俭的声音突然苍老许多,“他日沙场相见...记得给荀家留条退路。”

荀彧恭敬行礼:叔父放心,小侄定当竭尽全力!

荀俭点头道:今晚早些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启程。

荀彧应道:侄儿告退。

说完便躬身退出祠堂。

待荀彧离去,荀俭长舒一口气,暗自思忖:但愿这个王仲不要太过平庸,好歹能让咱们荀家的麒麟儿一展才华。

泰山议事厅内。

赵普拱手请示:主公,卢师派人来询问第四版的主题内容。

王仲沉思片刻:就介绍泰山藏书楼的规划吧。

第一期着重招贤纳士,第二期自然要给那些观望者加把火。这藏书楼的分量,足以令人震撼。

赵普略显迟疑:主公,藏书楼尚未动工,现在就刊登是否......

王仲摆手道:则平多虑了。

其一,我们本就是介绍规划,规划本就是未来之事;其二,藏书楼建设势在必行,地址已选定,最迟明年开工,无妨。

赵普点头:那本期主题便定为藏书楼规划。

王仲补充道:记得突出这句话——万卷典籍,任君借阅!

赵普会意:此言胜过千言万语。

说罢告退离去。

这时,王仲脑海中突然响起提示音:

检测到曹操好感度清零,是否夺取其气运?

哈哈!

管他的!

免费的果子还挑什么,先吃掉再说。

王仲心中默念: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