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技术飞跃

王铁柱看着图纸上更为复杂精密的结构,非但没有畏难,眼中反而燃起了工匠特有的挑战欲。“成!这东西要是真能按图造出来,力气肯定能大不少!俺这就去办!”

就在发电机升级工程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林枫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关键领域——火药。

燧发枪和电雷的威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火药的性能。目前的黑火药,虽然经过了颗粒化处理,但威力、燃速和稳定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他知道一条捷径——硝化棉。这是一种用浓硝酸和浓硫酸处理棉花得到的猛烈炸药,也是无烟火药的基础。

“知微,推演基于明末现有化工条件,安全制备硝化棉的可行性方案。重点标注危险环节及替代材料。”

【指令已接收……调用基础有机化学数据库……匹配时代可用原料与器具……生成简易制备流程及安全警示……】

又是一次运算,电量从 44% 降至 42% 。

推演结果显示,制备低氮量的、可用于发射药的火棉,在理论上可行。需要绿矾(硫酸亚铁)干馏制取浓度较低的硫酸,用硝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取硝酸,再在低温下与脱脂棉(用草木灰碱液处理过的棉花)反应……过程繁琐,且每一步都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尤其是混合酸的处理和硝化过程,稍有疏忽便是爆炸。

林枫看着那步步惊心的制备流程,眉头紧锁。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但硝化棉带来的性能跃升——更高的能量、更少的残渣、更稳定的燃烧——对燧发枪射程和可靠性的提升是颠覆性的。

“值得一试……”林枫深吸一口气,将制备流程中最初级的步骤——硫酸的制取——单独圈出。“先从这一步开始。”

林枫找来陈文渊和周大石,让他们秘密收集绿矾和耐酸的陶制器皿,并在远离居住区和工坊的下风口,搭建一个简易的、半地穴式的“化工棚”,专门用于进行这些危险的试验。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飞速流逝。五月初七,傍晚。

经过工匠们不眠不休的奋战,升级版的水力发电机终于改造完成并成功试运行!

当新的水轮在瀑布带动下,以更优化的转速驱动着经过退火处理的铁芯,在采用新法绕制的粗铜线圈中稳定旋转时,连接在输出线路上的那个原本只是微弱偏转的简易电流检测器,其指针猛地甩过了一个更大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