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论文。”陈星燃头也不抬,“是给后来人的提醒。别忘了,三年前星耀也是打着‘引领行业’的旗号进来的。”
夏洛璃吃完最后一口三明治,把纸袋揉成团投进垃圾桶,正中。
“你知道最可笑的是什么吗?”她说,“他们临走前还发了个声明,说什么‘战略调整,聚焦海外业务’。结果业内人都在笑,说他们现在连国内保洁公司的外包合同都拿不到。”
陈星燃停下打字的手,抬头看墙上贴满的评审团建议卡。一张泛黄的便签纸上写着:“能不能加个扶手?我妈起身总摔。”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示意图。
他忽然问:“还记得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星耀是怎么骂我们的吗?”
周小胖抢答:“说我们搞‘民粹主义’,拉低行业水准,还预言三个月内必扑街。”
“对。”陈星燃笑了笑,“他们觉得观众只是数字,是可以操控的流量池。可他们忘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人。”
夏洛璃靠着门框站了一会儿,忽然说:“楼下咖啡店老板刚才问我,是不是以后再也不用怕星耀派人来收保护费了。”
“保护费?”
“嗯。”她点头,“以前但凡哪家小店挂了咱们节目的海报,第二天就会接到莫名其妙的投诉电话,要么消防不合格,要么排污超标。查下来全是他们安排的人。”
陈星燃眼神沉了一下:“所以他们的溃败,不只是商业失败。”
“是信任崩塌。”夏洛璃接上,“现在连街边卖奶茶的大姐都知道,星耀倒了,以后敢说实话的人能活得更好一点。”
周小胖听得入神,抱着平板蹲在地上:“我去翻了他们最后一条微博……转发不到一百,评论清一色骂‘活该’。我记得去年这时候,他们随便发个艺人行程都能上热搜前三。”
“热度这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陈星燃敲完一段文字,保存文档,“尤其是假的热度。一旦被人识破,反弹会更狠。”
小主,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留着那些造假证据不早爆?”周小胖问。
“早爆了,大家只会当成黑料互撕。”陈星燃转动椅子,面对两人,“但现在不一样。观众已经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立场——他们支持真实的内容。这时候再看那些造假手段,才会真正意识到有多荒唐。”
夏洛璃看着他,忽然说:“你其实可以趁机把自己推上去的。媒体都在等你表态,只要你开口,马上就是新一代领军人物。”
陈星燃摇头:“我不需要那个位置。”
“可你不说话,别人也会把你架上去。”
“那就让他们架。”他拿起新一根棒棒糖,拆开包装,“我又不吃空头衔。真想改变点什么,靠的是做事,不是站台。”
周小胖嘿嘿笑:“那你这本白皮书打算发哪儿?微博?公众号?还是直接印成册子发?”
“全渠道。”陈星燃打开邮箱附件,“附带一份开源数据包,包括我们这季所有采纳建议的原始记录、反馈处理流程、评审团筛选机制。谁想抄,随便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