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假装顾客去竞争对手摊前转转,摸摸人家的价格和品质;
还会留意哪些类型的顾客在哪片区域聚集。一旦发现有任何风吹草动,或是察觉到某个商品在别处卖得特别好,他会第一时间溜回来自家摊位,压低声音快速通报:
“游哥,西头来了俩市管,看着脸生,估计是新来的,比较愣,咱稍微收着点。”
“刚看到好几个半大小子往文具摊那边去了,估计是偷摸出来买暑假礼物的,咱那款带锁的文具盒是不是再摆出来点?”
云游则坐镇中央,面前一个旧挎包就是他的“收银台”。
他负责最重要的收款和记账,心思却如同高速计算机,时刻扫描着整个摊位的运营状况。
他眼神锐利,能瞬间判断出哪位顾客购买意向强烈,哪位只是随便看看;
能发现哪种商品销售速度超出预期,立刻用眼神示意周家明去附近找电话亭联系补货(虽然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这是一种应变训练);
他还能在张涛即将和难缠的顾客陷入僵局时,用一句看似无意的话轻松化解:
“大哥,这价格真不能再低了,您看这材质,这做工……
要不这样,您再多拿一个刷子,两样东西我给您算这个整数,再送您个钢丝球,怎么样?”往往就能促成交易。
赵强和李强话不多,却是最可靠的执行层。
他们手脚麻利地帮顾客拿取商品,整理被翻乱的摊位,看守货物,清点零钱。
云游给他们每人每天十块钱的固定高薪(远超当时零工水平),让这两个家境贫寒的少年干劲十足,无比珍惜这份工作,每一个指令都执行得一丝不苟。
他们的摊位,成了集市上最具活力的焦点。
五个少年分工明确,配合无间,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生意异常红火。
钞票如同流水般哗哗地涌进云游的挎包。
傍晚收摊,回到出租屋。紧闭房门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数钱。
硬币和毛票堆满了小小的桌子,五个人围坐在一起,快速清点。
沙沙的数钱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今天水壶卖了几十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发卡几乎卖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