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步迅疾而坚定地离开校园,不是走向书香弥漫的图书馆,而是拐进知春里那条闹中取静的小巷,回到他那间月租两千五的十二平米“作战指挥部”。
在这里,他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创业者的身份切换。
这间小屋,俨然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中心。
书桌上,经济学原理的教材旁边,摊开的是详尽的京华市地图、大学城商业街的店铺分布图、以及写满了复杂计算公式和可行性分析的预算表、项目进度甘特图。
墙面之上,贴着他亲手绘制的“清饮坊”Logo设计草图、几种不同风格的店内布局构想图,以及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主打饮品配方比例和口感要点,宛如军事地图般严谨。
他的课余时间,被创业筹备的每一个细节填塞得满满当当,节奏紧张甚至超过学业:
这不仅是资金的大头支出,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
他几乎用双脚丈量了大学城周边每一条有价值的街道。
清晨,他观察上班上学的人流潮汐;
中午,他记录白领和学生午休时的消费走向;
傍晚和周末,他测算休闲娱乐带来的客流量峰值。
他拿着小本子,记录下每一个招租店铺的具体位置、面积、格局、采光、周边业态、甚至门前台阶的高低。
与房东或中介的谈判更是考验耐心和智慧,他反复测算每日租金折算成杯饮的销售底线,在价格和位置之间寻找最优解,常常为了压低几百元月租而磨破嘴皮。
这个过程漫长而煎熬,充满了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周末,他再次化身采购员,深入南郊批发市场和专业的二手设备集散地。
凭借之前详细的调研笔记,他目标明确地寻找那几款既满足功能需求、价格又在其承受范围内的二手设备。
与精明的商家讨价还价,仔细检查封口机的加热元件、冷藏柜的制冷效果、沙冰机的电机功率,亲自测试运行是否平稳、噪音是否过大。
当那台擦拭一新的半自动封口机和散发着淡淡消毒水味道的二手冷藏柜,被工人小心翼翼搬进暂时空置的店铺时,他看着这些冰冷的钢铁家伙,眼中闪烁的却是看到未来现金流滚滚而来的兴奋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狭小的出租屋里,常常化身为他的“秘密实验室”。
他从市场精心挑选回来的各种等级茶叶、不同品牌的鲜奶和奶油、新鲜上市的水果,成了他的实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