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来到老太太院落,请安问好。
老太太疑惑,这个时候衡哥儿为何会来?
大公子恭敬说话:“祖母,孙儿一心想专注学业,考取功名,故这几年祖母指给孙儿的通房丫鬟全都拒了。
如今,孙儿想明白了,祖母对孙儿也是怜惜垂爱之心。让孙儿身边多一个尽心尽力规劝孙儿上进的贴心人儿。”
老太太边听边点头,舒心的转着手里的佛珠,脸上浮现欣慰满意的笑容。
衡哥儿是个正经的好孩子,大了也懂事了,没白疼他。
“孙儿可以接受通房丫鬟,恳请奶奶把姐姐房里的丫鬟春芽指给孙儿。”
老太太手里的佛珠“咔嗒”停了,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睛眯成一条缝:
“衡哥儿,你向来稳重,怎么也跟着瑜哥儿胡闹?
怎么都要春芽?这丫头给你们灌迷魂汤了不成?”
“祖母息怒,孙儿就是觉得好好的丫头,跟了景瑜白白糟蹋了……”
“什么话?”老太太把佛珠拍在案几上,“一个小丫头怎么就被瑜哥儿糟蹋了?
衡哥儿!你可是要考功名的人!怎可为了一个小丫头,如此不顾身份说你的弟弟?”
“祖母明鉴,景瑜什么性子咱们府里,那个不知道?整日贪玩的胡闹,闹出的事还少吗?
孙儿觉得春芽那丫头……识得几个字,孙儿是想着让她帮着整理书房……”
“哼!”老太太冷哼,“你院里缺识字的?上次指给你的翠柳不就能写会算?
还有,春桃不好吗?本分知礼,我院里调教出来的,不比明玥屋里的强?”
此刻已经有小丫鬟跑去告知春桃。
得到消息的春桃,匆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荣寿堂半敞开的窗台下,坐在廊台上,竖着耳朵听。
她听到大公子的声音:“祖母!以前是孙儿没想明白,如今孙儿明白了,身边有一个能督促规劝孙儿上进的人儿至关重要。”
大公子抬着头,鼓足勇气直视老太太。
他狠了狠心,语气铿锵说道,“祖母!孙儿向您保证,若得春芽伺候,明年的秋闱必中举人!”
老太太老眼一亮,手指一顿,攥着佛珠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