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那些以往被视为贫瘠、难以耕种的山地坡地,或许也能因此而焕发生机,获得前所未有的收成!
意味着困扰大明王朝百年的饥馑顽瘠,真正看到了彻底根治的曙光!
御史台的言官们,这次不再是手持奏疏、言辞激烈地弹劾官员,而是争先恐后地出列,面红耳赤地褒扬这千古奇功:
“陛下!此乃天佑大明!祥瑞频现,实乃盛世之兆啊!
这是陛下的圣德感天动地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御史首先出列,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声音带着哽咽。
他话音未落,另一位大臣立刻振奋地跨步而出,声音洪亮地附议:
“陛下!红薯、土豆,产量竟数十倍于寻常谷物,实乃亘古未有之神物!
‘嘉禾夫人’李春芽之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等济世之神物,臣恳请陛下,当即刻下旨,于全国各州县大力推广!
若得普及,我大明将再无饥馑之患,百姓可饱食安居,国本可永固磐石!”
“臣附议!”
“臣亦附议!”
“此乃江山社稷之福,万民之幸啊!”
清流一派的官员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站在文官班列靠前位置的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李时言,虽面色沉静,但捻着胡须的手指微微颤动,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他看向户部尚书杜大人,两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一丝心照不宣的赞许。
站在他身后的内阁大学士赵士荣,更是难掩笑意,腰杆都比往日挺得更直了。
这荣耀可是也有他的一份呢。
可是他上书举荐李春芽赴京推广御麦的。
谁能想到她竟然如此争气,短短三年时间,竟然捷报频传,每件都是大功德,利于万民,功在千秋!
这个外孙媳妇可是给他老长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