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高远的报复

高远的报复,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精密算计的:

· 动机层面: 累积的嫉妒(金奖落败)、谈判桌上被王哲压制的羞辱、以及“瞬忆”拒绝“深空”后更显孤高的姿态,都加剧了他的恨意。他无法在技术和商业上正面超越,便选择用阴损手段摧毁。

· 策略层面: 他雇佣了地下的“网络打手”,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组合拳。DDoS攻击吸引全部注意力并瘫痪服务,制造混乱和用户恐慌;同时,更具威胁的、针对核心数据库的渗透攻击悄然进行,旨在窃取或篡改最宝贵的用户数据和核心算法模型。一旦成功,“瞬忆”的技术信誉和商业根基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危机初现时,是猝不及防的震惊与眼睁睁看着心血被蹂躏的愤怒。随着服务彻底瘫痪,看到用户社区涌现出的质疑和恐慌言论,一股深切的无力感攫住了每个人。李壮气得一拳砸在墙上,苏小蕊紧抿嘴唇,眼神冰冷,张涛因为一个关键漏洞迟迟无法修复而几乎崩溃。

就在士气最低落的时刻,王哲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的感知力全力扩展,不再是被动接收恶意,而是主动“触摸”那攻击的“脉络”。他闭上眼,脑海中仿佛浮现出那些恶意数据流的“轨迹”和“形状”。

“张涛,”王哲突然开口,声音异常平静,“别管第三层防护了,攻击核心在模仿正常心跳协议,尝试绕过第七序列校验。你集中精力,在数据预处理模块,针对性地加一道‘动态语义过滤器’,我口述规则……”

王哲的指引,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张涛依言操作,几分钟后,核心数据库那疯狂的警报声戛然而止。一种绝处逢生的振奋瞬间驱散了之前的阴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高度专注下,王哲的感知完成了从“感受”到“视觉”的跨越。他仿佛“看”到了整个网络战场的立体投影:代表“瞬忆”防御体系的蓝色光罩正被无数代表攻击的红色尖锥疯狂撞击,而在这些红色尖锥的能量流动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不断重复的“谐振频率”——那是攻击代码为了规避检测而设置的统一“签名”,也是其最大的弱点。正是基于对这种“谐振频率”的洞察,他才能够指引张涛编写出精准的反制代码。

这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如同一个残酷的“熔炉” ,将“瞬忆”团队投入其中炙烤。它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技术韧性,更考验着团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经过这一夜的“淬火”,他们的技术防御体系变得更加坚固,成员间的信任与协作也更加密不可分。敌人的恶意,反而成了锻造他们锋芒的磨刀石。

· 团队韧性视角: 成功抵御攻击极大增强了团队的技术自信和危机处理能力,证明了其技术底层的扎实与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