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苏望舒冷笑一声,“我若想落井下石,只需冷眼旁观即可!正是为了林家存续,我才不得不在此直言!”他目光转向几位沉默不语的叔公和持有大量家族信托基金份额的关键成员,“诸位叔公,各位持有家族命脉资产的兄弟,我想请问,若没有我当初力排众议,以个人声誉担保,通过‘东海精密制造联盟’向‘哲牛’注入那笔‘过桥贷款’,今日之林家,除了与高家一同沉沦、被千夫所指之外,还有任何在舆论和道义上挽回的余地吗?”
他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此前,那笔投资虽有少数人知晓,但并未放在明面上讨论。此刻被苏望舒公然提起,其战略意义瞬间凸显。
一位一直闭目养神的叔公猛地睁开眼,精光一闪:“望舒,此言当真?那笔投资,竟是你所为?”
“千真万确。”苏望舒坦然道,“我当初的看法很简单:‘哲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王哲此人,心性坚韧,胸怀格局,值得投资。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商业竞争当以正道取胜,而非歪门邪道。此举,并非资敌,而是为林家留一条后路,一个在未来可能的合作中,不至于被彻底排斥在新技术浪潮之外的机会!如今看来,这一步,走对了。”
议事堂内一片哗然。质疑、惊讶、恍然、懊悔,种种情绪交织。苏望舒此举,在激进派看来是背叛,在务实派和担忧家族前途的人看来,却是未雨绸缪的救命稻草。
“反观振岳一系,”苏望舒趁热打铁,语气转为凌厉,“除了将家族拖入泥潭,还做了什么?他们主导的所谓‘舆论引导’(他刻意加重了这四个字的读音),如今已成了官方调查的铁证!他们关联的海外资金流向,正被层层剥离!继续沿着他们的路线走下去,林家只有死路一条!”
他提出了动议:“我建议,立即启动内部紧急状态机制。第一,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在振岳问题明朗前,接管家族核心事务决策权。第二,全面切割与振岳派系在本次事件中所有不当操作的关联,配合官方调查,主动厘清责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主动与‘哲牛’接触,寻求和解的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解?向那个暴发户小子低头?”激进派几乎跳起来。
“不是低头,是止损,是面向未来。”苏望舒语气沉静而有力,“《战国策》云:‘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如今‘哲牛’手握颠覆性技术,携煌煌大势,民意所向,连官方在调查我们时,也必然要考虑到保护这样的科技创新企业。我们此时伸出橄榄枝,是顺应时势,是为林家在新兴产业布局中保留一席之地。继续为敌,只会让我们失去最后的机会。”
权力的天平,在现实的残酷压力和苏望舒展现出的远见卓识面前,开始倾斜。几位叔公和关键资产持有人低声交换意见后,最终,那位最年长的叔公缓缓开口:“望舒所言,老成谋国。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临时管理委员会,就由望舒牵头组建吧。与‘哲牛’和解之事……亦由你全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