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阴影浮现

北镇抚司南衙,沈炼的值房,此刻已彻底化为一座隔绝外界的战争堡垒。门窗紧闭,厚重的帘幕垂落,连一丝月光都无法透入。空气中弥漫着灯油燃烧的呛人气味,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混合着高度专注与巨大压力的沉寂。唯有桌案上那盏孤灯,将有限的光明投射在铺满整个桌面的卷宗、纸条、草图,以及沈炼那张如同戴上了石质面具般毫无表情的脸上。

赵小刀关于“黑牙陈”可能与“高门仆役”接触的密报,和苏芷晴关于衣料染料与“成国公府”存在间接关联的分析,如同两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微小,却在他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这两条线索的微弱交汇,指向性太过明确,也太过危险,让他无法等闲视之。

他不能再仅仅依靠下属的回报进行被动分析。必须亲自下场,调动所有资源和脑力,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地毯式的深度交叉比对与逻辑筛选。他要将手中所有零散的、看似无关的碎片,强行拼接起来,看看最终会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图景。

他首先将赵小刀情报网络近期传回的所有信息,无论巨细,全部铺陈开来。这些信息大多琐碎不堪:关于“黑牙陈”模糊的体貌补充(如身高、步态)、其可能出现的几个核心区域周边的环境细节、眼线们听到的某些零碎对话中提及的称谓(如“某位爷”、“府里”等模糊指向)、甚至偶然瞥见的、可能与“黑牙陈”接触过的可疑马车的样式或极其微小的标记特征……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一地的芝麻,单独看毫无价值,甚至可能是噪音。

接着,他将苏芷晴的物证分析结论作为筛选的标尺。苏芷晴划定的范围非常明确:有能力获取或定制此种特殊衣料的使用者,必然局限于顶级权贵、与海外贸易有深厚联系的大皇商、或某些拥有特殊资源的官方机构。

沈炼开始进行一场极其枯燥且耗费心神的“沙中淘金”。

他拿起一张纸条,上面记录着某个眼线在“清风茶馆”附近,曾见一辆规制普通但拉车骏马格外神骏的青幔小车短暂停留。他将其与顶级权贵府中低级管事或清客惯用的车型进行比对,存入“待定”区域。

他又拿起另一份报告,是监听某个与“黑牙陈”有过一面之缘的赌棍醉后胡言,提到“黑牙陈”吹嘘自己“认识京里的大人物”,“替贵人办过要紧事”。这种话在底层混混中常见,可信度极低,但沈炼没有轻易否定,而是将其与“高门仆役”的线索关联,标记为“需结合其他证据评估”。

最耗时的是对“高门”特征的甄别。赵小刀线人描述的“衣着体面、灰鼠皮坎肩、千层底布鞋”的仆役头目形象,虽然模糊,却提供了关键的社交层级信息。沈炼调阅了部分非核心的卷宗(关于京城各王府、公侯府邸的规制、仆役等级服饰的惯例记载),甚至凭借记忆,回想在公开场合见过的各府有头脸的管家、护院首领的常见装扮。他发现,这种打扮,非常符合一个国公府或等级相近的勋贵府邸中,有一定地位的外院管事或护院教头的形象!绝非普通富商或中等官员家仆所能及。

“高门”的范围,被大幅缩小到了顶级勋贵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