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源流指向

最后,她提出具体建议:“祈请兄长密查二事:一者,遣得力人手,于京城、通州等漕运枢纽及东南沿海要港,暗访与‘巧工坊’技艺特征相符之匠人、作坊或古玩流通网络,尤注意其与京西官矿有无明暗往来;二者,重查永陵内部近年物资采买、人员调度记录,看是否有可与上述外部线索对接之蛛丝马迹。”**

信末,她以一句暗语收尾,既是提醒,亦是嘱托:“水陆并进,或可抵源。然暗流汹涌,务望珍重。”**

封缄,盖印。第三份密报,承载着连日来所有心血与最关键的发现,在晨光熹微中,被悄然送出。

康陵署衙值房内,沈炼几乎在同时收到了三份密报。他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逐一展读。前两份,已让他感到线索渐明;而当第三份密报展开,读到“巧工坊”三字及那清晰的暗记图样时,他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一拳轻轻砸在案上,眼中爆发出锐利如鹰隼般的光芒!

“原来如此!好一个‘巧工坊’!” 他低声喝道,声音中充满了压抑的兴奋与豁然开朗的震动。连日来的迷雾,在这一刻被彻底驱散!

他快步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大明舆图前,目光如电,在三处地点间飞速扫视:

* 东南沿海—— 人员背景,提供了嫌疑群体的来源特征。

* 京西矿区—— 活动轨迹,划定了嫌疑人近期的行动范围。

* 运河沿线/“巧工坊”传承—— 制作源头,锁定了赝品的技艺传承体系。

这三条线索,不再是孤立的信息点,而是如同三把锁链,环环相扣,交织成一张清晰的逻辑之网,将一个隐藏极深的作案团伙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这是一个有来历、有活动能力、有技术、有资源的犯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