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术后第七天,晨光把病房的窗帘染成暖金色时,他正攥着个竹编握力器较劲。握力器是顾?让残障工坊定制的,竹片弯成向日葵形状,边缘被工匠磨得比婴儿的指甲还光滑,握柄处缠的软布是苏辰平时穿的睡衣料子——顾?特意让裁缝拆了改的,怕陌生布料磨得他皮肤痒,刚好能套进他术后有点无力的手掌。“再用点力,”顾?坐在床边帮他数着数,指尖悬在他的手腕上方,距离皮肤不到一厘米——怕他用力过猛牵扯到手术伤口,又想在他脱力时立刻托住,“十、十一……好,今天比昨天多握了两次,比我预期的还棒。”
苏晚端着早餐进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保温桶里是小米南瓜粥,上面卧着个水波蛋,蛋白炖得软嫩如云朵,是张教授特意嘱咐的术后营养餐——连盐都只放了0.5克。“辰辰今天真棒,”她把粥碗递过去,勺柄特意转向他方便拿的左手边,“吃完早餐,我们去工坊转一圈,张姐说她绣完了第一朵完整的向日葵,特意等你来点评,说‘辰辰老师的意见最管用’。”苏辰刚舀起一勺粥,脸色就沉了沉,把粥勺往碗里一戳,小米粥溅出几滴在病号服上,他低头盯着那片湿痕,把握力器往床上一扔:“不去,针灸太疼了,我手没力气,点评不了。”耳尖却悄悄泛红——不是生气,是针灸后手腕发酸的委屈,怕自己“没用”的小心思被戳穿。
顾?挑了挑眉,没直接劝,而是打开平板调出游戏界面,特意把亮度调暗——怕晃到苏辰刚拆纱布的眼睛:“你看‘向阳小镇’的新数据,昨天玩家捐的虚拟材料,够我们建三个绣坊了。‘小太阳’还在论坛发了帖子,配着你教她画的纹样,说‘等辰辰哥哥来工坊,我要学画会笑的向日葵’。”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玩家留言,特意停在“护城小兵001”的ID上,“还有她,说她妈妈翻出了传家绣谱,要当面教你‘晕色绣’——这些人都把你当成盼头,你忍心让她们空等?”
苏辰的耳朵动了动,却还是别着脸,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病号服的纽扣。苏晚放下粥碗,握住他的手——术后的手掌有点凉,指节因为握力器泛着淡红,虎口处还有针灸留下的浅痕:“我刚学苏绣时,绣崩了七八个绣绷,手指被针扎得全是小洞,疼得躲在被子里哭,连针都不敢碰。”她把自己的左手凑过去,旧伤疤在晨光下泛着浅粉,“那时候是你,攥着颗水果糖跑过来,把糖塞进我嘴里说‘姐姐最厉害,比向日葵还厉害’。现在轮到你了,我和顾叔叔,还有所有玩家,都是你的‘糖’,比那时候的甜十倍。”
赶到工坊时,门口的酸枣木门牌已经立起来了,辰辰设计的“一家人”纹样被工匠刻得立体,纹路里填了浅黄木蜡油,阳光照在上面,像向日葵花盘的光。走进工坊,桑蚕丝的清香扑面而来——二十个学员分成四排坐着,绣绷都架在防滑竹架上,上面全是向日葵纹样:有的刚用粉线勾出花瓣轮廓,有的已经绣出花盘,最熟练的学员连花茎上的绒毛都绣出来了。张姐坐在最里面的靠窗位,看到他们进来,立刻站起来,手里的绣绷晃了晃,差点把桌上的线轴碰掉:“辰辰,你、你看我绣的。”
绣绷上的向日葵,花盘用的是“锁边绣”,针脚虽然不算绝对均匀,却比第一次的歪扭工整了太多,花瓣的弧度自然,像真的朝着窗外的阳光舒展。苏辰的眼睛亮了亮,不自觉地走近两步,手指刚碰到绣线就缩了缩——怕自己术后无力的手碰坏了,转而用指尖虚虚比着花盘:“这里的针脚可以再松一点,太密会僵;花盘中心的籽,用‘打籽绣’会更立体,就像真的能摸到瓜子仁。”他说着,拿起旁边的粗绒线,在废布上演示起来——手腕抬得有点慢,手指捏针的力度却稳,讲解时声音都放轻了,像怕惊扰了花瓣。
张姐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针跟着他的动作比划,线轴在指尖转得越来越顺。苏晚站在一旁,曼妮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把她带到工坊角落的储物间——这里堆着打包好的绣品,三十件整整齐齐码在纸箱里。“晚晚姐,我们遇到点麻烦。”曼妮打开磨破边的记账本,指尖点在“滞销”两个字上,眉头皱成了结,“第一批绣品完成了三十件,有向日葵挂件、同心纹书签,我跑了四家文创店,都说是新工坊没名气,压价压得离谱,有的干脆说‘卖不出去’。学员们都听见了,刚才张姐偷偷问我‘是不是我们的手艺不行’,眼睛都红了。”
苏晚的心头一沉。工坊的运营资金是顾?垫付的,但学员们的工资、真丝线的成本都要靠绣品盈利支撑,要是销路打不开,不仅公益计划卡壳,更会戳碎这些家暴幸存者刚建立的信心。她刚要开口召集学员安抚,顾?的声音就传了过来:“销路的事我来解决。陈默已经联系了‘非遗匠心’线上文创平台,他们同意给我们开‘向阳非遗’专题页,还会推上首页推荐。”
小主,
他走过来,手里的合作方案封皮上贴了张向日葵贴纸——是苏辰画的,顾?特意扫描打印上去:“平台负责人是我的校友,但不是靠人情——上周陈默带着学员绣品的样品跑了三趟总部,把128万玩家的祝福留言、学员们的故事整理成册子,负责人翻到‘小太阳’的画时红了眼,说‘这不是商品,是带着光的手艺’。他们不仅免了入驻费,抽成还减半。另外,我托文旅局的朋友争取到了玄州城文旅展的展位,下个月开展,我们的绣品去参展——‘向阳小镇’的虚拟模型同步用全息投影展示,线上线下联动,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手艺。”
刚说完,工坊的门就被推开了,“护城小兵001”牵着她妈妈走进来,两人手里各拎着一个蓝布包,包带都勒出了红印。“辰辰哥哥!”苏辰立刻跑过去,刚才的低落情绪一扫而空,连脚步都轻快了些,“阿姨,你是不是来教我‘晕色绣’的?”老绣娘笑着点头,打开布包——里面是十几卷色彩渐变的真丝线,从浅黄到橘红排得整齐,还有一本泛黄的线装绣谱,纸页都发脆了:“这是我们家传的‘晕色绣’技法,绣向日葵的花瓣最逼真,阳光照过来,能看到丝线里的光。我特意把绣谱拆了塑封,你们随时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