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基础之重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1433 字 14天前

陈遇眼睛发亮:这个能借我们用吗?我们在技校做的温控系统需要优化。

当然可以。张伟飞快地敲击键盘,我还可以加个图形界面,更直观些。

接下来的日子,306宿舍变成了小型研究所。陈遇主攻理论和计算,孙宇负责数学建模,张伟编程模拟,就连王小虎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手工好,负责制作模型。

看我做的炉腔模型!王小虎得意地展示用易拉罐和锡纸制作的微型加热炉,虽然不能真加热,但至少能看明白结构!

技校实训车间里,三个年轻人围着旧电炉发愁。毛蛋比划着:要加热电偶和温控器,但这台老炉子连接口都没有。

张伟突然指着电路图:可以用Arduino开发板!成本低,而且我能编程控制。

孙宇计算着参数:根据热传导方程,需要在这里和这里布置测温点。

陈遇综合大家的意见:那就分工:张伟负责控制系统,孙宇计算测温点布局,毛蛋哥加工机械部件。

技校老师最初觉得这群孩子异想天开,但看到他们严谨的态度,渐渐也开始提供指导。热电偶要这么装,机械加工老师傅比划着,要测炉腔温度场,得布矩阵测点。

电子课老师则帮着调试电路:PID参数要慢慢调,急不得。

十一月的冷雨夜,实验室里却热火朝天。当温控系统第一次成功将温度稳定在250±2度时,五个年轻人激动得击掌庆祝。

成功了!毛蛋看着数字温度计上的读数,兄弟们太厉害了!

张伟检查着程序运行日志:波动控制在正负1.8度,比预期的还好。

孙宇推推眼镜:不过能量利用率只有37%,还有优化空间。

王小虎忙着给大家泡方便面:功臣来了!吃饱了再战!

但陈遇却盯着温度曲线出神:不对,这个波动周期有问题。

他翻出中科院回信里附的资料目录,突然眼睛一亮:等等!周工说过,预氧化不是恒温过程,要有温度梯度!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傻眼。意味着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恒温系统,根本不符合实际需求。

王小虎最先泄气:这不白忙活了嘛!

孙宇也皱眉:要改造成梯度温控系统,难度太大了……

但张伟已经打开电脑:我可以修改控制程序,实现多段温度曲线。

陈遇眼睛一亮:对!用多个加热单元组合,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温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