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看向孙宇和李文博:“文博,孙宇,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结合我们现有的数据和深圳方面的要求,尽快完成分析。如果需要额外的实验,优先安排资源。”
“没问题。”李文博立刻应下,“这正是检验我们技术深度的好机会。”
孙宇也点头:“数据模型可以针对新参数进行优化预测。”
会议结束,众人各司其职,如同精密的齿轮再次高速咬合。陈遇走到车间门口,看着里面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机器轰鸣,老师傅们专注的神情,年轻工人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的画面。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下,暗流汹涌。
几天后,毛蛋和孙宇的努力终于有了突破。他们通过孙宇导师在材料学界的人脉,联系到了本省一所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一位副教授。这位副教授的团队,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具有低温快速固化、韧性好、耐热性优异的特点,恰好与“旭遇”的需求部分吻合,而且其原料来源与传统石油基不同,成本更具潜力。但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未经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验证。
“遇仔,这是个机会,但风险也大。”毛蛋汇报时,既兴奋又担忧,“王教授人很实在,说愿意合作,可以以技术授权或者联合开发的形式。但咱们要是用他们的树脂,整个工艺可能都要调整,相当于重新摸索一遍。”
陈遇沉思良久。走传统老路,随时可能被“渔火”卡脖子;尝试新技术,前途未卜,可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约王教授面谈。”陈遇最终做出了决定,“带上文博和孙宇,我们去他们实验室实地看看。如果技术真有独到之处,哪怕冒点风险,也值得尝试。我们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被动挨打。”
与此同时,王小虎和赵强负责的饵料实验室,却意外传来了好消息。赵强根据秦老爷子给的古方,结合现代食品工艺,捣鼓出的一款主打“天然谷物发酵、诱鱼留鱼兼备”的鲫鱼饵料,在本地几个钓场的小范围试用中,效果出奇地好。几个资深钓友反馈,这款饵料聚鱼快,留鱼久,而且不招小杂鱼,甚至有人主动询价想要购买。
“遇哥!有门儿!”赵强兴奋地捧着一罐黑乎乎但散发着淡淡酵香的饵料找到陈遇,“你看,这是老张头他们试用的反馈记录,都说比市面上那些香精饵强多了!就是现在产量太低,俺和强子用锅炒,用手搓,一天也出不了几斤。”
陈遇看着赵强黝黑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和亮晶晶的眼睛,也被感染了。这无疑是阴霾中的一缕阳光。“这是好事!强子,你这可是给咱们‘旭遇’开辟了第二战场!”他当即拍板,“饵料实验室正式升级为项目部!毛蛋哥,你拨一笔专项资金,先购置一些小型的混合、搅拌、烘干设备,解决基本的生产问题。凯子,你协助强子,设计包装,制定初步的定价和销售策略。我们先在本地钓友圈和‘淘贝网’上试水,积累口碑。”
这个决定让团队士气为之一振。尤其是在主业务面临压力的时候,饵料项目的意外突破,像是一剂强心针,证明了“旭遇”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
然而,就在陈遇带队前往工业大学与王教授会谈的当天下午,基地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故。
一台正在生产深圳订单样品的真空搅拌脱泡机,突然报警停机。负责操作的正是新入职不久的一名青年工人,叫小李,是之前下岗职工子弟,人还算机灵。他惊慌失措地报告说,机器运行中突然异响,然后就被热保护了。
陈平师傅和王小虎立刻赶到现场检查。打开设备,发现搅拌桨的一个固定螺栓松动脱落,卡在了搅拌罐底部,导致桨叶轻微变形,电机负载过大触发保护。
“怎么回事?!”王小虎火冒三丈,冲着脸色煞白的小李吼道,“上班前设备点检怎么做的?螺栓松动都发现不了?!”
小李吓得话都说不利索:“虎……虎哥,我……我点检了,可能……可能没注意到……”
“没注意到?这是理由吗?!这一炉料全废了!耽误了深圳的样品,你担得起吗?!”王小虎气得就要发作。
“虎子!”陈平师傅沉声喝止,他蹲下身,仔细检查了脱落螺栓的螺纹和桨叶的变形情况,又看了看搅拌罐内壁,眉头紧锁。“不全是他的问题。”
陈平拿起那个脱落的螺栓,递给王小虎看:“你看这螺纹,有磨损的痕迹,不像是突然松脱的。像是之前就有点滑丝,没拧紧,或者被什么东西磕碰过。”
他又指着搅拌罐内壁几处细微的划痕:“这里,还有这里,不像是这次卡住划的,像是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