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明镜高悬与暗室微光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3408 字 14天前

“国际绿色环保产品认证中心”派出的审核小组,在一个晴朗的周一早晨,抵达了旭遇产业园。一行五人,为首的是一位名叫安德森的金发中年男人,身材高大,表情严肃,眼神如同精密仪器般不带任何感情。他身边的四位成员,两男两女,也都是一副公事公办、不苟言笑的模样。

陈遇亲自在园区门口迎接,态度不卑不亢。林莉、孙宇、赵强、王小虎等核心管理层陪同在侧。

“安德森先生,欢迎来到旭遇。”陈遇微笑着伸出手,“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审核,也相信我们的‘绿色垂钓系统’能够经得起任何标准的检验。”

安德森与陈遇轻轻一握,语气平淡:“陈先生,我们中心秉持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审核,希望贵公司能够全力配合。”

“这是自然。”陈遇侧身引路,“我们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临时办公室和所需的全部资料通道。各位可以随时前往任何你们认为需要审核的区域。”

审核的第一站,毫无悬念地指向了赵强的饵料研发实验室和生产车间。

安德森和他的团队如同最细致的侦探,戴着白手套,拿着高倍放大镜、便携式成分分析仪、取样袋和各种记录表格,开始了近乎苛刻的检查。

他们仔细核对着每一批“自然之息”原料的采购清单、产地证明、农残和重金属检测报告。赵强早有准备,厚厚的文件夹里,记录着每一种草药、谷物的来源,甚至还有部分原料种植地的土壤和水质检测报告。

“这种紫苏叶,来自黔东南山区,海拔八百米以上,无任何工业污染。”赵强指着一份报告,语气带着自豪,“俺们跟当地合作社签了协议,保证原料的纯正。”

安德森面无表情地记录着,随即要求查看原料仓库。仓库内干净整洁,温湿度严格控制,不同原料分区域存放,标识清晰。审核组成员随机抽取了几种原料,现场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接着是生产车间。赵强设计的全封闭、自动化生产线展现在审核组面前。从原料清洗、破碎、发酵、萃取到混合、造粒、包装,整个流程几乎看不到人工直接接触物料。

“俺这生产线,参考了制药行业的标准!”赵强嗓门洪亮,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执着,“温度、湿度、压力、时间,全是电脑精准控制!就怕有一点不稳定,影响了饵料的状态和味道!”

审核组成员仔细检查着设备运行记录、清洁消毒记录、中间体质量控制点数据。他们甚至要求查看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日志和排放监测数据。

“废水?”赵强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俺这生产线,几乎零工艺废水!清洗设备用的是高压蒸汽和食品级消毒剂,循环使用!有点冷凝水也都收集起来用于厂区绿化了!不信你们去看回收记录!”

安德森示意一名组员去核实。结果确如赵强所言,饵料生产环节的废水产生量极低,且全部合规处理或回用。

一天的审核下来,饶是安德森这般严肃的人,眼神中也偶尔会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他显然没料到,“旭遇”在环保细节上能做到如此极致。

晚上,审核组下榻的酒店房间内。

“安德森先生,他们的记录太完美了,几乎挑不出毛病。”一位女审核员低声汇报,“无论是文件还是现场,都像是精心排练过一样。”

安德森看着窗外“旭遇”园区依然亮着的点点灯火,缓缓道:“完美的背后,要么是真正的实力,要么就是极高明的伪装。继续查,重点转向他们的碳纤维生产和钓竿制作环节。那里,才是能耗和潜在污染的大头。”

第二天,审核组的目标转向了王小虎负责的生产车间,尤其是“虎煌”碳布生产和“轩辕”系列钓竿的制作区域。

碳纤维生产,尤其是石墨化高温炉,确实是能耗大户。安德森团队仔细核查了每台设备的能耗数据、电网负荷记录,甚至调阅了园区近一年的总电费账单。

“王厂长,据我们所知,传统的碳纤维石墨化过程,能耗极高,且可能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和粉尘。”安德森看着王小虎,语气平淡地抛出问题。

王小虎黝黑的脸上满是认真,他拿出一份改造方案图纸和验收报告:“俺们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去年就投了一大笔钱,跟高校合作,对所有的石墨化炉进行了余热回收和烟气净化系统改造。这是改造方案和第三方机构的能效提升及减排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改造后综合能耗降低了百分之十八,颗粒物和硫氧化物排放远低于国标最严限值。”

他带着审核组来到炉体旁,指着复杂的管道系统:“看,这些热量回收回来,一部分给园区供暖,一部分用于其他需要预热的工序。废气经过这套系统,出来的基本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汽了。”

安德森仔细查看着报告和现场设备,不时提出一些专业且刁钻的问题。王小虎虽然不善言辞,但对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回答得磕磕绊绊却数据准确,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钓竿卷制车间,审核组对使用的树脂产生了兴趣。

“你们使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成分是什么?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如何?”安德森问。

孙宇早已准备好资料:“我们使用的是与吉化联合研发的低粘度、低温固化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其固化剂采用了新型胺类化合物,VOC含量极低,且固化过程无需高温,进一步降低了能耗。这是树脂和固化剂的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以及第三方挥发性检测报告。”

审核组随机抽取了正在使用的树脂样品,准备带回进行独立检测。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审核,“旭遇”方面应对得滴水不漏。无论是文件记录还是现场管理,都展现出了远超普通企业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周凯策划的“绿色旭遇,透明之旅”媒体开放日活动也同步进行,不少受邀前来的记者和钓友在参观后,都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见闻,对“旭遇”的环保理念和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舆论的天平,开始明显地向“旭遇”倾斜。

然而,陈遇和张伟都清楚,对手绝不会就此罢休。真正的杀招,往往隐藏在光明正大的审核流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