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的海鲜大餐极大地提振了众人的精神和体力。
连续两日,碗礁岛成了他们临时的补给站。
张西龙带着恢复了些力气的大壮和张西营,几乎将那片“宝藏海湾”扫荡了一遍。
生蚝、鲍鱼装了满满好几大筐,用湿润的海草覆盖保鲜。
那些被困水洼的大鱼和龙虾也没能幸免,成了滋补汤品的主力。就连一些被冲上岸的优质海带、紫菜,也被仔细收集起来。山洞角落里,堆满了他们的战利品,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海鲜气息,几乎不像个临时避难所,倒像个丰收的渔仓。
赵小山的伤势在消炎药和高质量营养的补充下,恢复得比预期要好。虽然依旧虚弱,但已经能勉强坐起来,喝些鱼汤,脸色也红润了不少。这让众人都松了口气。
风暴彻底过去,海面变得平静温柔,阳光穿透云层,洒下金色的光芒,将这座小岛照耀得清晰可见。潮水也如期涨落。
这天清晨,张西龙仔细观察了潮水和“海龙号”搁浅的情况,果断道:“时机差不多了,今天必须把船推下水,返航!”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归家,这个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但首先要把船弄回海里。“海龙号”搁浅颇深,船底陷在泥沙和礁石缝隙里,重量惊人。单靠他们这几个老弱病残,难度极大。
张西龙早有准备。他指挥着众人,将那些收集来的粗壮浮木和坚韧的海带缆绳充分利用起来。
“爹,您经验老道,在船上掌舵,听我口令操作机器!哥,大壮,王叔,你们几个力气大的,跟我到船尾和水里!小山,你和另外两位同志(指那两个获救的城里人)在岸上帮忙固定绳索和传递东西!”张西龙分配任务,条理清晰。
他们先将几根粗大的浮木用缆绳牢牢捆绑在船尾两侧,增加浮力。然后,张西龙和大壮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用肩膀顶,用木棍撬,拼命试图松动深陷的船底。张西营和王老六则在船尾甲板上用力推。
“一!二!三!使劲!”张西龙喊着号子,额头上青筋暴起,冰冷的海水刺激着皮肤,但他浑然不觉。
岸上的人则拼命拉住系在船头的绳索,防止船体在推力下失控撞上礁石。
“机器!爹!慢速倒车!慢速!”张西龙看到船底稍有松动,立刻大吼。
舵楼里的张改成老爷子立刻操作起来,“海龙号”的柴油机发出沉闷的轰鸣,螺旋桨逆向转动,搅起巨大的泥沙。
船体剧烈颤抖着,在人力、浮力、机械力的共同作用下,一点一点地挣脱着泥沙的束缚。
“动了!动了!”大壮在水里兴奋地大喊。
“别松劲!继续推!继续拉!”张西龙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