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紧急任务
平静的日子被一份加急文件打破。
这日上午,王超正在办公室审核上一季度的生产报表,马清波厂长拿着一份盖着地区轻工业局鲜红大印的文件,步履匆匆地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王超同志,你先看看这个。”马厂长将文件递到王超面前,声音低沉。
王超放下手中的报表,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这是一份来自地区层面的紧急生产指令,要求辖区内具备条件的玻璃厂,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将主要产能转向保障几种基础小药品(如碘酊、紫药水、红药水以及几种简单片剂)的包装瓶生产,并且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首批十万只指定规格药瓶的交付任务。文件措辞严厉,强调了此项任务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关乎地区乃至更广范围的医疗卫生保障。
“十万只?一个月?还要调整生产线?”王超放下文件,看向马厂长,“马厂长,这任务……很重啊。我们现有的模具大部分是日用瓶罐,药瓶的规格、材质要求、洁净标准都不同。”
“我知道。”马厂长重重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我刚从地区开完会回来。上面透露,是邻近几个省份突然出现了局部性的流行病,对基础防疫药品的需求激增,连带包装瓶供应告急。我们地区有几个药厂增产任务很重,瓶子供不上,这才把任务压到了我们这些有玻璃瓶生产基础的厂子头上。”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忙碌的厂区,语气沉重:“这是政治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完不成,影响的可能不只是我们厂的考评,更是前线防疫治病的大事。”
王超沉默了片刻,大脑飞速运转。他理解任务的特殊性,这不同于普通的生产指标,背后牵扯的是公共卫生安全。他迅速冷静下来,问道:“具体要求是哪几种规格?材质和洁净度有什么特殊标准?地区能提供哪些支持?比如新模具的图纸、符合要求的原料?”
马厂长见王超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立刻切入关键问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转身从公文包里又拿出几份附件:“具体规格和要求都在这里。地区会协调一部分特种原料,但大部分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模具……图纸有,但开模、试产到量产,需要时间,而这恰恰是我们最缺的。”
王超接过附件仔细看着。药瓶的瓶口更小,瓶身更厚实以利于运输,对玻璃的化学稳定性要求也更高,不能与药品发生反应。最关键的是,现有的生产线确实需要进行不小的调整,甚至部分改造。
“马厂长,困难很大,但任务必须完成。”王超抬起头,目光坚定,“我的建议是,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专项生产小组。我来牵头,把老张头、雷师傅他们都叫上,还有技术科、供销科的骨干。我们分头行动:一,技术科立刻研究图纸,评估现有设备改造的可行性和最快方案,同时联系地区指定的模具厂,催促他们优先安排我们的模具生产;二,供销科全力出击,按照附件上的要求,寻找和落实符合标准的原料,特别是那种耐腐蚀的纯碱和石英砂,地区协调不够的部分,我们自己想办法找渠道;三,制瓶车间立刻着手调整现有生产线,能转产接近规格的瓶子先转起来,同时挑选最好的老师傅和技工,准备接手新模具的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