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教授书房内的空气仿佛依旧残留着撕裂「拾遗」时的阴寒。艾文站在房间中央,感受着体内流淌的陌生力量——冰冷、死寂,却又与远方那个“活体图书馆”隐隐共鸣。他抬起手,指尖掠过桌面上那本《庚辰年疑案汇编》,上面关于他“归档序列”的字迹已模糊近无,但一种更深层次的、如同程序后台运行般的锁定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被暂时绕过了。
他的情绪像被蒙上了一层纱,恐惧和焦虑变得遥远而隔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和专注。这种状态让他不适,却也是应对接下来危机所必需的。
“感觉如何?”陈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
“清晰。”艾文回答,声音平稳,缺乏起伏,“我能‘感觉’到书库的轮廓,它的‘脉搏’。还有……那个假管理员,它像一块污渍,在规则的脉络中异常醒目。” 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书库对他这个新生的、“非法”的“拾遗”身份,既有排斥,又有一种诡异的……接纳感,仿佛他成了一块需要被重新分类的碎片。
陈教授递给艾文一个帆布包,里面除了之前准备的物品,又多了一些他翻找出来的、据说能稳定心神的中药香囊和几枚古旧的铜钱。“万事小心,不可为则退。”
艾文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沟通变得有些费力,强烈的情感正在离他远去。他拿起那个罗盘,无需再注入力量,指针便死死指向“静默回廊”的方向,微微震颤,像是在渴望着什么。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深夜。而是在下午,日光尚且明亮的时候,再次来到了“静默回廊”自习室门口。寻常的学生进出,无人察觉这个面色过于平静的年轻人身上正发生着何等诡异的变化。
他推开了那扇深色木门。
熟悉的清冷光线和旧纸冷香气味扑面而来,但这一次,艾文的感知完全不同了。在他的“视野”中,书库不再仅仅是物理空间。他看到(或者说“感知”到)空气中流淌着淡银色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规则细丝,它们链接着每一个书架,每一本书,构成了这个“活体图书馆”的循环系统。光线在这些规则细丝间折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流淌的美感,却也暗藏杀机。
书架不再是沉默的死物,他能感觉到它们缓慢的、“呼吸”般的能量波动。那些书籍,则像是系统上一个又一个的“节点”,存储着信息,也散发着或强或弱、或平和或扭曲的“意识”残留。
他的进入,似乎引起了这个系统的细微涟漪。几根规则细丝像触手般悄然探向他,但在接触到他身体周围那层源自「拾遗」的冰冷气息时,又迟疑地缩了回去,仿佛在识别一个“待处理”或“已标记”的异常项目。
没有假管理员立刻出现。或许是他的进入方式不同,或许是“拾遗”身份起了作用,暂时迷惑了系统的警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