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退朝风波 酒楼庆功

退朝的钟声悠扬响起,回荡在紫禁城上空。

文武百官依序退出皇极殿,方才庄严肃穆的大殿,此刻仿佛变成了一个无声的战场,各种复杂的目光交织在奕帆身上。

刚出殿门,奕帆便被一群官员围住。

祝贺声中夹杂着试探,笑容背后隐藏着算计。

“奕大人年少有为,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啊!”

一位面容圆滑的官员挤上前,热情地拱手,道:“下官在户部清吏司任职,日后这港口税赋……哦不,是五年后的税赋,还需奕大人多多提点。”

他刻意强调“五年后”,暗示着未来的利益关联。

另一位身着御史獬豸补服的官员,则语带机锋道:“奕大人一举获此殊恩,当真令人艳羡。

只是这开拓海疆,耗资巨大,风险莫测,大人还需谨慎行事,莫要辜负圣恩才好。”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暗藏敲打与等着看笑话的心态。

周文渊如今身份不同,已是陕西按察使司副使,他挺身上前,以官场仪态从容应对道:“诸位大人过誉了,奕大人蒙陛下信重,自当兢兢业业,以报天恩。

具体章程,还需细细筹划,届时少不得要请教各位同僚。”

他话语得体,既维护了奕帆,又不轻易许诺。

钱炜则发挥其师爷本色,在一旁插科打诨,将那些过于露骨的打探巧妙化解道:“哎呀,王大人,李大人,这圣旨刚下,热豆腐烫嘴,总得让奕大人喘口气不是?

具体事宜,来自方长,来自方长啊!

老朽看诸位站了这许久,定然辛苦了,不如早些回府歇息?”

他满脸堆笑,话语却如泥鳅般滑不留手。

这时,张诚在一群小太监的簇拥下踱步而来。

围着的官员见状,如同潮水般退开,让出一条通路。

“奕先生,恭喜了。”

张诚皮笑肉不笑,尖细的嗓音带着特有的阴柔,道:“圣眷正隆,羡煞旁人啊。

不过杂家得多嘴提醒一句,这京城乃至这天下,盯着这三处港口的人,可不在少数。

有些人啊,当面道喜,背地里怕是连怎么下绊子都想好了。”

他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不远处正与几名官员低语的周嘉庆。

奕帆心领神会,躬身道:“多谢公公提点,在下初涉此道,如履薄冰,日后还需公公多多照拂。”

“好说,好说。”

张诚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孙老鬼在朝在野,根基都比你想的深。

今日你算是把他得罪狠了,往后的路,步步惊心呐。

杂家会替你留意着,但你自家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说完,不再多言,拂尘一摆,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