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根基。太行山游击队正式改编。

等待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的焦灼。几天后,李指导员终于再次出现,与他同来的,还有团部的一位宣传干事和两名警卫员。这一次,他的脸上带着明朗而庄重的笑容。

他将我们所有人集合在窑洞前那片最大的空地上。没有红旗,没有标语,只有太行山苍茫的天穹和呼啸而过的山风作为背景。全场寂静无声,连平日里偶尔哭闹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不寻常的气氛,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睁大了眼睛。

李指导员站在一块稍高的土坡上,目光缓缓扫过我们每一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因为期盼而略显紧张的脸庞,然后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张盖着红色印章的纸页。

“同志们!”他清朗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根据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命令,及对当前敌后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兹决定:正式改编原太行山抗日游击小队,授予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中队番号!任命傅水恒同志,为第一中队中队长!”

“啪!”傅水恒脚跟用力并拢,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声,抬起右臂,敬了一个无比标准、带着破风声的军礼。这个动作,比上一次见到时,不知标准了多少倍,显然他又在“炎黄”那里下了功夫。

李指导员庄重回礼,继续宣读命令:“希望第一中队全体指战员,在傅水恒同志带领下,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英勇作战,积极发动群众,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为抗战胜利,建立功勋!”

没有鲜花,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山风更猛烈地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以及我们几十颗在胸膛里剧烈跳动、几乎要蹦出来的心脏。但就在那一刻,我感觉脚下这片饱经战火、浸满鲜血的土地,仿佛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实、无比温暖。我们有了名分!我们有了归属!我们不再是乱世中的孤魂野鬼,我们是光荣的八路军战士了!

简单却庄重无比的改编仪式结束后,李指导员还代表团部,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安家费”——十支保养得还算不错但明显经历过战火的中正式步枪,以及两百发黄澄澄的子弹。这些装备,或许远远比不上傅水恒系统仓库里那些超越时代的“好东西”,但这份来自组织的、实实在在的礼物,其所代表的认可与期望,意义非凡,重于千钧。

当天晚上,我们用平日里舍不得动用的储存粮食,加上傅水恒又“想办法”(自然是消耗积分从系统兑换)弄来的一点腊肉和咸菜,煮了一大锅稠粥,算是吃了一顿相对丰盛的晚饭,以此庆祝我们的新生。篝火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是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深人静时,篝火渐熄,大部分队员都带着满足与憧憬进入梦乡。我却在营地旁边的一处小山坡上,找到了独自一人、正仰望着璀璨星空的傅永恒。山风吹拂着他略显凌乱的头发,他的侧脸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又似乎燃烧着无形的火焰。

“队长,”我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这下,我们总算是站稳脚跟,有个真正的家了。”

他闻声回过头,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却跳跃着比星辰更为炽烈的、名为野心的光芒。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低沉而有力:“参谋长,你说得对,我们是有了一个起点。但这,仅仅只是开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他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远处黑暗中连绵的山影,“‘炎黄’提示我,因为成功获得正式编制,建立了初步的‘根基’,系统权限有所提升,可解锁和兑换的项目更多了。但是,我们现有的积分还远远不够,少得可怜。上级给了我们名分,也等于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舞台。接下来,该是我们向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的鬼子,正式报到,让他们好好记住我们名号的时候了!”

说着,他看似随意地摊开了自己的手掌,掌心向上,对准了那片无垠的星空。清辉般的月光洒落下来,我仿佛能透过视觉的错觉,“看到”一个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半透明光幕界面,正悬浮在他的眼前,无数闪烁着微光的数据流、图标、清单如同星河般在其中缓缓流淌、生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力量。我知道,那个名为“炎黄”的系统,正与他进行着更为深层次的链接。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冽的山风,胸中豪情激荡。我知道,属于傅永恒的时代,属于我们这支新生的、被赋予了灵魂的八路军129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中队的传奇征程,就从太行山这个平凡的夜晚,从脚下这片刚刚获得的坚实根基上,真正开始了。前方的征途,注定布满荆棘与牺牲,但也必然,光辉万丈!